首页 > 历史 > 致敬老兵 > 正文

“初心”的模样——读《邓稼先传》

时间:2020-03-07 10:02:29        来源:

近读《邓稼先传》(中国青年出版社),仿佛置身于当年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使我对“两弹元勋”的初心有了一个多彩而立体、真实而客观的全景式感知。

初心,最爱与美为邻。原子弹、氢弹试验成功以后,邓稼先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加之受到严重的核辐射,身体已极度虚弱,但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再把中国的核武器研究推进一步,他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的艰苦科研之中。他再次来到马兰。试验间隙,他顺手摘下一朵马兰花,边嗅边眺望着远方,思绪仿佛栖落在弥漫着浓郁丁香味的北京花园路一号院的家中,眼前又浮现出妻子儿女的笑容。他回想起小时候在郊外疯玩的情形:抓蛐蛐、逮青蛙、放风筝、抖空竹……

如果说爱美是天性,那么敢于担当、忠于职守则是他初心的支点。1954年8月,时任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经再三斟酌,把邓稼先叫到办公室:“稼先同志,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领导担心太直接,会让他一时产生压力,于是就采用了这种半是哑谜而略带些幽默感的方式试探一下。邓稼先马上意识到这是原子弹,来不及细想,便自言自语地回应了一句:“我能行吗?”当钱三强慢慢把此举的意义和工作任务告诉他后,他选择了服从与担当。

他白天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集思广益,坚持依靠自己的力量搞研究;晚上即使躺在床上也满脑子是数据和公式。就这样,邓稼先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靠着那些近乎原始的计算工具,连续进行运算,终于解开谜底、攻破难关,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又两年零八个月后,氢弹也问世,邓稼先和他的团队以科技报国的壮举,为新中国提供了护国之宝,引起全球高度关注。1986年7月,他在301医院住院期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奖章和证书。

危难时刻,他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哪怕殃及生命也毫不足惜。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十分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后,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他却还坚持着想要回核试验基地。纵使走路都有些困难了,他仍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达命令:“你们还年轻,都不能去!”即使在他弥留之际,仍关心着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叮嘱同事们:“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他的遗言:“死而无憾。”尽管他只活了62个春秋,但他铸就的以“两弹”为代表的辉煌成就,以及荣获5次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次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巨大荣誉却超越时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立自强的历史见证,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邓稼先的初心在国家需要里生根,在努力拼搏中舒展,在奉献中历久弥香。

“如果要我再来一次的话,我还愿意再做中国西部戈壁滩上那一朵小小的马兰花!用我全部的生命凝聚成那一瞬间的光芒,用它照亮这脚下生我养我的土地,用它照亮这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民族,用它照亮这民族用血与火所浇铸的共和国,还有永不停息的强国梦想!”

——这是初心在召唤!

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王德兴

 

责任编辑: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