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致敬老兵 > 正文

探访军史重大事件发生地·辽宁丹东

时间:2017-07-15 23:51:13        来源:

    倾听鸭绿江断桥的讲述

   ■中国国防报记者 乔振友 特约记者 贾文暄 通讯员 郑 泽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月6日,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畔,数十名游客齐声高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声铿锵豪迈,映衬得江上矗立的断桥愈发伟岸。

   67年前,鸭绿江上一座座连通中朝两岸的大桥还完好挺立,这里曾是志愿军最为重要的后方补给线。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走的是这些桥;1951年初,东北军区后勤部为志愿军运送后勤供应,必经的是这些桥;1951年10月,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直属部队运送大宗物资时,依靠的还是这些桥……站在桥上,记者很是疑惑,这些挺立江上的大桥,目标是如此的明显,而当时敌人有着绝对的空中优势,“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是如何实现的呢?

    的确,当时敌人有着绝对的空中优势。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告诉记者,从1950年8月至1951年8月,敌机空袭鸭绿江上的桥梁共5391架次,多的每天3次以上……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狂轰滥炸下,志愿军后勤部队依然不间断地保障前方。以至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也不得不承认:“虽然联合国的空、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切断共军的供应,然而共军却以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奇迹源于军民同心。刚解放的中国百废待兴,交通和后勤保障基础薄弱。面对强敌、为解决前线部队作战物资保障难题,东北军区提出把“建设铁路、公路、小路相结合,火车、汽车、手推车相结合,快装、快卸、快运相结合,抢运、抢修和防空相结合,纵贯道路和横贯道路相结合的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作为后勤建设的重中之重。当时,活跃在交通运输保障线上的不仅有志愿军的铁道兵、后勤兵,还有数十万的担架队、运输队、民工队,另外,担任各种运输和勤务工作的铁路员工、各单位抽调的汽车司机等各种专业人员达万人……

   奇迹源于不断创新。为保证后勤保障的畅通,志愿军铁道兵想出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办法:将桥的高度降到水面以下,成为敌机看不到的“水下桥”;有的桥在通车后立即拆除重要部件,夜晚再搭上,成为昼拆夜架的活动便桥;有的在正桥远处修造便桥和便线,即使敌机炸毁一处,另一处仍可以通车……

    奇迹源于百折不挠。面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被破坏问题,敌炸我修、随炸随修、白天炸晚上修;而对于运输力量不足矛盾,则是汽车不够就人畜同上,人挑肩扛马驮,硬是在各种复杂地形上完成了现代化工具难以完成的保障任务。抗美援朝3年中,我军后方战场修复铁路路基640公里,修复桥梁2294座次,加宽公路8100多公里,新修公路2510公里……彭德怀同志对此评价:“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应归功于后勤。”

    60多年过去,鸭绿江畔,作为历史的见证,断桥依旧挺立。而曾经创下辉煌和奇迹的我军军交和后勤保障,早已是今非昔比。

    我们拥有着前所未有的丰厚的后勤保障基础:伴随着交通基础建设的发展,结合高速公路建设修建飞机跑道,结合铁道发展落实军运设施建设,结合大型民用运载工具建造贯彻国防需求,交通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军地联合开展重大军事运输投送行动。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中,军地通力协作,迅速调集军用和民航63架运输机连续飞行,在17个铁路车站同时装载物资,上演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死时速”。2016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公布,对交通工程设施和民用运载工具贯彻国防要求、依托大中型运输企业组建战略投送支援力量、重点交通目标防卫防护等予以明确规定,为新形势下国防交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制支撑……

    现代战争, 一方面作战快节奏、高消耗、远距离,对军事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战场空间的透明化、打击手段的精确化、毁伤效果的高能化,对军事交通运输带来了严峻挑战。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更需要铸就新时代打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一次国防和军队改革中,联勤保障部队调整组建,标志着我军特色的现代联勤保障体制正式建立,我军后勤保障体系正在进行新的改革。如何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是新一代后勤人员该思考的课题。

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乔振友  贾文暄  郑泽

 

责任编辑: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