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致敬老兵 > 正文

精选先锋,壮我志挫敌威

时间:2020-01-29 20:57:53        来源:

原 典

凡与敌战,须要选拣勇将锐卒,使为先锋,一则壮其志,一则挫敌威。法(指《孙子兵法》)曰:“兵无选锋,曰北。”

《百战奇略》选战篇强调的是,选择精锐部队担当先锋,对夺取胜利的重要意义,认为与敌交战,必须选拔猛将精兵,组建无坚不摧的突击先锋。这样一方面能够鼓舞己方士气,另一方面可以挫敌锐势。

战 例

《百战奇略》选战篇所附战例为,东汉末年,袁绍之子袁尚、袁熙兵败后逃往北方上谷郡,勾引乌桓兵多次南侵,曹操出兵讨伐。因路途遥远,道路被洪水阻断,曹军不得不开山填谷,艰难跋涉。乌桓发觉后,集结骑兵前来堵击。双方遭遇时,兵力对比悬殊,曹军一线能投入作战的士兵较少。曹操登上高处观察敌情,发现对方阵型混乱,于是决定主动出击,派猛将张辽当先锋打头阵,结果大败敌军,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及多名将领,迫降敌军20余万。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015年底,叙利亚政府军进攻“伊斯兰国”控制的754.5高地遇挫,俄军决定成建制投入战斗机器人配合叙政府军攻坚。战斗打响后,俄军无人机首先升空,将战场情况实时传送至指挥系统。灵活低矮的战斗机器人随后作为先锋向高地发起进攻,抵近敌方工事用机枪、榴弹和反坦克导弹进行攻击,叙政府军则在机器人后方150米至200米的相对安全距离上清扫残敌。遇到坚固火力点时,俄军自行火炮根据无人机和机器人传回的数据,炮击摧毁目标。战斗持续20分钟后,叙俄联军便攻下高地,77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叙政府军只有4人受轻伤。

计谋分析

无论是1800多年前,曹操选派猛将张辽冲锋陷阵大破强敌,还是21世纪的今天,俄军战斗机器人攻克高地,都充分体现了选用精兵利器对夺取胜利的重要意义。

鼓舞己方斗志。“将是军中胆!”一定意义上说,打仗就是将领之间的较量。古代战场上,披坚执锐、所向无敌的猛将往往能够激发部属悍不畏死、一往无前的血性豪情,带给部下必胜信心。三国时期,张辽是曹操麾下大名鼎鼎的“五子良将”之一,随曹操东征西讨,战功赫赫,在士卒中威望很高。征讨乌桓期间,在遭遇强敌的危急关头,曹操从对方散乱的阵型中窥出可乘之机,便派张辽率部出击,大振士气,斗志昂扬的曹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一举平定乌桓。

叙利亚战场上,754.5高地地形复杂、坡度大,不便于叙政府军坦克装甲车辆机动展开。恐怖分子在这个高地上构设互为掎角、可形成交叉火力的明、暗火力点和地堡,部署轻重机枪、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组成严密火网。叙利亚政府军屡次攻击失利,伤亡惨重,兵无斗志,难堪再战。俄军的直接支援无疑给叙军打了一针“强心剂”。俄军成建制投入战斗机器人部队攻坚,既让叙军“开了眼”,更令叙军“壮了胆”,在较远距离上跟进执行扫残任务也比直接参与攻坚要安全得多。再振士气的叙政府军与俄军机器人部队配合作战,顺利拿下高地。

打击敌方士气。震慑敌方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敌方一贯害怕的将领、部队、武器等给敌方施压,从气势上压倒他们。如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坚持调“旋风司令”韩先楚将军负责东南沿海防务,就是要利用韩先楚解放海南岛的战绩威慑当面国民党军,令其不敢妄动。曹操派张辽担任先锋也是如此。乌桓方面或许不太了解张辽,但袁军残部对张辽并不陌生。官渡之战时,兵强马壮的袁绍派大将颜良率军进围白马,曹操派张辽、关羽前去迎战,张辽配合关羽阵斩颜良,袁军随即崩溃。在此后一系列战斗中,张辽冲锋陷阵,为曹操彻底击败袁绍立下大功,也在袁军中树立自己的威名。袁军此时老巢已丢,谋臣猛将尽丧,碰到此前屡屡击败己方的张辽,自然毫无斗志。

震慑对手的第二种方式是出其不意使用精兵利器或特殊战法,利用技术或战术突然性对敌心理造成震撼,削弱其作战能力。如英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使用坦克,令德军惊恐万分,狼狈撤退。754.5高地攻坚战中,俄军成建制的机器人部队也达成技术突然性。面对这些体积小、灵活性强、战斗力高的战斗机器人,恐怖分子一时不知如何应对,仓促应战,最终战败而逃。

提高作战效率。挑选精兵利器与敌交战的另一个积极意义是能够有效降低作战成本。战争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胜利。2500年前,兵圣孙武就提出“兵贵胜,而不贵久”的经典论断。通常情况下,用兵打仗贵在速战速胜,不宜旷日持久,否则巨大的消耗和伤亡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在关键时刻和关键地点,果断投入精兵利器往往能“一锤定音”。无论是曹操遣猛将张辽当先锋击溃乌桓,还是俄罗斯用成建制的机器人部队攻击“伊斯兰国”恐怖分子所占据的高地,都迅速扭转战场形势,赢得胜利,提高了作战效率。现代战争大多目的有限、规模有限、手段有限,首战往往即为决战,这更要求指挥员高度重视战前筹划,在准确把握战场态势的基础上,精准选择合适人员和武器装备,发挥先锋作用,争取一战而胜。

中国国防报作者:张翚 赵林

 

责任编辑: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