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 正文

“小成都”千古传奇:诸葛亮三箭退夷之地

时间:2020-02-13 07:26:56        来源:国防部网站

古迹:永赖同功

巴蜀之地,必看平原宝地成都,却鲜有人知晓川南还有一处好地方,称作“小成都”。位于宜宾市屏山县西北处的中都镇,东与乐山市沐川县相邻,北与乐山市马边县相连,海拔 400—1500米,相传其历史可上溯到古蜀国鱼凫时代。

日前,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贾银忠,四川省小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仁清,凉山州博物馆研究员安吉贤等,来自成都、昆明、西昌、宜宾、雷波、马边等地的专家学者和古蜀鱼凫后裔夷、悦、夏三姓代表,再次来到中都,重访历代古迹,探讨中都文化。

龙虎洞

永赖同功一种传说一种正史

“中都有千年的‘夷都文化’、‘庄园文化’,还有‘三国文化’。”当地文化人介绍,中都镇在春秋时即属古蜀王鱼凫子孙封地,名“沐道”,唐宋时名为“夷都”。更有著名的“九庄十八坝”、楞严寺、五谷庙、丹霞洞、“永赖同功”石刻等名胜古迹,深得各界关注。

从中都场镇驱车而上至洪溪岩附近,此地正是传说中诸葛亮三箭退夷之地。相传,诸葛亮曾在今中都河一带与孟获和南人交战,南人只剩下13人,均被诸葛亮逮着。诸葛亮认为,孟获和他的人马大势已去,算不得啥,就放那13人回去。但条件是要孟获等人让出三箭之地。南人答应了。诸葛亮预先叫人打了三支铁箭,分别插在石岗、洪溪岩、大红岩上,当着孟获的人,朝西部屏山方向射了一支箭。箭射出去后,就派人找。谁知第一箭竟射到数十里外的书楼镇境内的石岗岩上……南人说话算话,孟获率部队退进了大红岩的深山,就是从如今的屏山进入了凉山。三箭退夷,诸葛亮大发感慨,在洪溪岩上挥笔写下“永赖同功”四个大字,并于字旁插箭三支为誓,自此夷汉间相安无事。据传,诸葛亮放走的那13个人,也就是现在彝族的13个家支。

传说如此,专家另有解释,“永赖同功”四个大字实为明代安边同知汪京所写。明朝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派四品官员汪京在此担任同知,因系列惠民措施,深得百姓爱戴,于是镌刻“汪公路”三字。据说,汪京认为不是他一人功劳,无奈之下,在洪溪对面红砂岩上用糯米浆调石灰写下“永赖同功”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