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史 > 正文

孙膑减灶诱敌与刘伯承七亘村重叠设伏

时间:2020-02-13 07:26:17        来源:国防部网站

孙膑减灶之计,成功诱使庞涓进入伏击圈

原 典

《百战奇略》知战篇原文为:凡兴兵伐敌,所战之地,必预知之;师至之日,能使敌人如期而来,与战则胜。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法(《孙子兵法·虚实篇》)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知战篇指出,凡要出兵讨伐敌人,对于作战地点,必须预先料知明确。部队到达作战地点后,如能调动敌人如期到来,便能取胜。事先知道作战地点和时间,那么备战待敌就能充分专注,坚守防御就能牢固有力。正如兵法所言:“能够预知作战具体时间和地点,即使相距千里也可同敌人交战。”

战 例

知战篇所附战例为齐魏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派田忌率军援韩,直趋魏都大梁城,魏将庞涓得知后,率军撤离韩国回奔魏国。齐国军师孙膑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因势利导,在魏军必经之路上设置伏兵,通过减少锅灶伪装兵力下降,诱敌深入,庞涓果然中计。孙膑计算庞涓的行程,料定他天黑时应当进至马陵,便刮掉一棵树干表皮,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周围伏以万名弓箭手。庞涓行至马陵,燃火看树上字时,齐军万箭齐射,魏军大乱,庞涓兵败马陵,愧而自刎。

1937年10月,第129师师长刘伯承率部队进抵山西平定地区,为配合娘子关国民党军作战,刘伯承计划在七亘村进行伏击作战,钳制日军迂回进攻,阻敌沿正太铁路向西进犯。七亘村是日军运送军需物资的必经之地,刘伯承在3天之内两次成功在该地伏击日军,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400余人,创造了“重叠设伏”的奇迹。

计谋分析

知战篇旨在阐述预先掌握作战地区和时间的重要性。历史经验表明,善借地利、巧择时机,先敌一步展开筹划部署,有利于赢得对敌作战的胜利。

善于料敌抢占先机。料敌于先历来是兵家制胜前提。古今中外善施奇谋的高手,无一不是把对手看清摸透,先谋而后动。预先判断出敌人动向,在战场上就能牵着对手的鼻子走。马陵之战,孙膑根据魏军实力雄厚,看不起齐国,魏军主将庞涓骄傲轻敌、求战心切的特点,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孙膑通过逐步减少锅灶数量,使魏军误以为齐兵逃跑日增,令其更加坚信齐军怯战,进而促使魏军愈发轻敌冒进,孙膑就这样一步步地诱敌上钩,把魏军引向早已准备好的陷阱中。同样,在长征四渡赤水之战中,毛泽东指挥红军,一渡赤水“避敌”,二渡赤水“歼敌”,三渡赤水“诱敌”,四渡赤水“甩敌”。对此,美国传记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诙谐地写道,毛泽东牢牢把握住了国民党军队作战的思维,后者像巴甫洛夫训练出来的习惯于条件反射的狗一样,毛泽东要它怎么样,它便怎么样。

善于“知地”巧妙设伏。兵凭地而雄,地凭兵而固。“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地形在作战筹划中异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需要预设战场的伏击战而言,能否“知战之地”并因“地”施策,体现出战场指挥员的指挥艺术。七亘村伏击战前,刘伯承在认真查看地形后判断:日军为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必然加紧从井陉至平定的小路运粮,而七亘村是此路必经之地。七亘村位于太行山中段,素有“龙虎环抱”之称,是屯兵设卡之要冲。刘伯承实地勘察后认为,七亘村东西两边的大道都是一面山、一面河,为上有高山,下有河沟的隘路,便于我军展开行动,遂决定在此设伏。首次伏击得胜后,按惯性思维应立即撤离,刘伯承却认为日军虽遭伏击,但平定之敌急需作战物资,七亘村仍是他们前运后送的必经之路。同时,日军指挥官熟悉我国古代兵法,深知“战胜不复”的道理,必然以为我军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再次设伏。基于以上分析,刘伯承决心反常用兵,在七亘村第二次成功组织伏击。

善于“择时”主动出击。“知战之日”的前提是精于计算。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孙膑根据敌进己退的行程时间,计算出魏军“暮当至马陵”,于是预先选择有利地形埋伏重兵,从而在预定地点和时间,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伏击战的本质是以静制动,伏击地区通常选择“两山夹一川,道路有转弯”的有利地形。但在现代战场上,这种“守株待兔”式的伏击方式已经不适应战场客观环境。由于强敌拥有全纵深、立体化、实时化的侦察监视系统,使战场呈现出单向透明,在这种情况下,较大规模伏击部队不被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传统的地利之优势在现代战场上的作用逐渐降低,而时间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这就要求指挥员不仅要“知战之日”,更要能做到“自主择时”。要能够运用各型侦察、预警装备实时掌握战场态势,提前筹划作战行动,自行确定交战时间,灵活选择打击时机,在敌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实施突然袭击,令敌猝不及防,以此获得战场主动权进而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