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致敬老兵 > 正文

不应忘却的历史:战争史上的五次“马奇诺”悲剧

时间:2018-01-15 20:04:10        来源:

失败的指挥官总是嗤笑着前人犯下的错误,然后又一脚踏入相同的战争悲剧!

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七十余载,曾经被称作为二战史上最大的败笔、最沉默的战争机器——马奇诺防线,也早已沦为街头小儿口中传唱的经典笑料。在洲际导弹的硝烟划破万里长空的今天,防线的概念已经逐渐模糊在战争中,但是世界各国的指挥官们却又不断重演着另一幕“马奇诺悲剧”。

即便是在信息化作战背景下的21世纪,“马奇诺防线”式的悲剧仍然挥之不去,它就像一条沉重的巨蟒盘踞在指挥官的脑海中,禁锢着胜利之花的盛开。

今天,让我们再次重温战争史上的五次“马奇诺”悲剧,从中汲取战争胜利的微光。

龙卧于野,却僵化成殇

即便是最新的战争胜利经验,也不能为下一场战争提供胜利的保证,但是习惯在战壕里浴血厮杀的贝当元帅,却忘记了这条战争的铁律,他被一战凯旋而归的荣光蒙蔽了双眼。

1928年,带着“永远把敌人和战争挡在国境之外”的宏伟梦想,在凡尔登战役的指挥官贝当元帅的支持下,一道雄踞在法比边界的伟大工程拔地而起,这座法国投入无数人力物力,构筑而成的具有异常强大的防御体系,可以独立支持作战数月的永备工事群被称作“马奇诺防线”。

但是随着德国人轰鸣的战车从阿登山脉翻越而来时,这座法国人的骄傲便坍圮成一座吞噬希望的黑洞。

孙子曾言,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深藏九地之下的马奇诺防线在九天之上的敌人面前,一败涂地!自此,龙卧于野,却僵化成殇!这是旧的战胜经验溃败在新战争面前的巨大总结!

马奇诺防线开始成为保守和僵化的代名词,但是马奇诺防线并不是孤独的,在未来的战争中,它会迎来许多曾嗤笑过它的将领。

在科技的黑洞面前,曾经的真理会塌陷成深渊

世人皆知珍珠港事件,而不知塔兰托。珍珠港事件是二战的巨大转折点,但是塔兰托事件却是整个战争史上的伟大里程碑!

1940年11月11日,英国“卓越”号航空母舰搭载21架“旗鱼”式飞机,袭击了意大利的塔兰托港口,这一事件宣告了“以空制海”未来时代的到来。但是悲剧的是,赢得胜利的英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亲手创造的伟大,依旧沉醉于水面舰队的传统交战方式。

1941年11月英国为了打击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嚣张气焰,丘吉尔下令远东舰队奔赴太平洋战场,舰队主力包括赫赫有名的“威尔斯亲王”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英国对这所艘击沉德国超巨型战舰“俾斯麦”号的“不沉战舰”充满了信心。

但是,英国人曾亲手创造的“以空制海”的壮观,将重演在自己的身上。仅仅用了三天,在日本航母舰载机的打击下,英国远东舰队就被撕成碎片,被撕碎的还有英国海上霸主的过往荣光。

在航母面前,英国远东舰队不正是一座海上的马奇诺防线吗?

从陆地到海洋,马奇诺防线式的悲剧,昭示着旧经验在新战法面前的无力!

不同的战场,胜利者与失败者的角色总在轮转

当“马奇诺防线”式的悲剧蔓延成经典的失败案例时,不可一世的日本曾在太平洋战场上狂妄叫嚣,但是却在辽阔的欧亚上,日本犯下同样“马奇诺式”的悲剧!

二战期间,日本人动用百万劳工在吉林珲春、黑龙江东宁、虎头、黑河和内蒙古海拉尔等地区一线,修筑了长达1000公里的钢铁堡垒,重炮、机枪、掩体和碉堡将这里布置得敌人插翅难入。1945年8月苏联红军向盘踞在东北的日军发起了进攻,这座被日本人赋予极大希望的东方“马奇诺”防线,却在苏联盘旋腾空的轰炸机面前,丝毫没有还手之力,从天空倾倒而下的汽油,从苍穹呼啸而至的炸弹,将日本人最后的希望撕成粉碎。

这座防线唯一有别于马奇诺的地方在于,它是在遍体鳞伤中见证了新的作战样式对旧军事的碾压,它的累累伤痕也反映出旧时代在新变革面前的垂死挣扎。

将生命交给防守的雄鹰,将失去进攻的能力

当世界迈进20世纪70年代,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收获大片土地的以色列,为了永远占据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东岸修建了一条防线,该防线长170千米,纵深7千米,上设混凝土碉堡,下铺石油管道,地面上配以坦克、大炮等密集的立体交叉火力,并设置了“火障”和“沙阵”等防线,史称“巴列夫防线”。

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骄傲的宣称,“任何企图渡过运河的埃及军队都将在24小时内被消灭”。以武立国、以战著称、将进攻视为生命的以色列雄鹰,开始沉醉于这条防线带给他们的安全感,一如一战之后的法国,自然结局自然也如法国。

你要相信,敌人总会在你打盹的时候等待你!

1973年10月6日,埃军趁以军欢度“赎罪节”之机,悍然发起战争,被以色列宣称为固若金汤的巴列夫沙阵,在高压水泵面前溃不成军,不到24个小时,埃及军队便彻底摧毁了巴列夫防线,大军长驱直入以色列国土。

世界已经向前迈进了三十年,但是马奇诺式的悲剧仍然挥之不散,究其原因,思想上的马奇诺防线仍然存在,才是失败的关键。

当大纵深防御遭遇全纵深打击,失败是唯一出路

也许马奇诺本人也没有预料到,在二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后,仍然有人重演他的悲剧。1991年划时代的海湾战争爆发,横亘在美国人面前的是一道长 240公里,宽八公里,由沙堤、铁丝网、雷区、反坦克壕和火攻阵等组成的宏伟防线,它的名字叫做“萨达姆防线”,这是萨达姆精心为美国人设置的硬骨头。但是美国人没有像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一样,而是选择了从天空跨过。

1990年的伊拉克拥有一支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其总兵力包括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部队,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萨达姆还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KARI一体化战略防空体系,不可谓不强大。

萨达姆曾对军队发表讲话说:“你们知道空军不可能决定地面战争……这是经过所有常规战争和解放战争证明的规律,最后一个证明的是越南战争。”

但是1991年时的美国,已经不是越南战争时的美国,可伊拉克还是两伊战争中的伊拉克。

于是,在美国F-117战机、反辐射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构筑的全电磁干扰和精确打击面前,“萨达姆防线”再一次缴械投降。

马奇诺式的悲剧,就是新型作战方式对旧战争模式的碾压!

为什么马奇诺式的悲剧会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战争史上呢?

就像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言,“只要那些贫困落后、愤怒不满的国家的军火库里还充斥着低技术、低精确度的武器、愚笨型而非智能型的坦克和大炮,那么所有工业时代的作战方式和武器,包括挖战壕、建地堡、人海战术、肉搏战等,都将毫无疑问的被继续开发利用下去”。

思想上的马奇诺防线,才是马奇诺防线真正挥之不去的原因!

“马奇诺式”的防线,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始终在转换着形体,始终在变化着容貌。

我们必须避免,下一次,在陆地、海洋甚至是天空中,我们耗费所有的国力精心构筑的防线,成为又一场变种的马奇诺式悲剧。

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走出的美国,1991年发动海湾战争,空地一体战的精彩演绎震惊世界;非接触作战和战略瘫痪战的战法,在科索沃战争中大放异彩;随后的阿富汗战场更是将精确作战和特种作战,诠释的淋漓尽致。五环打击理论、快速决定性作战和网络中心战等,一个又一个新型作战理论腾空而出。

永远不拘泥于上一场战争的胜利经验,永远在实验新的战法,这就是美国军队在近代无战不胜的秘诀。

自2016年以来,美国先后出台了三份关于人工智能的报告:《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规划》《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以及《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并在2017年12月份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发布题为《战场“奇点”:人工智能、军事变革和中国未来军力》报告,人工智能开始成为美军关注的下一个焦点。

而我们要努力沉思,下一场战争的“马奇诺”防线又将会以怎样的形态诞生呢?我们的努力,会不会成为敌人战机轰鸣下的马奇诺防线?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做新战法下的牺牲品。

也许,在下一场战争中,人类都将成为人工智能面前的“马奇诺防线”!

中国军网作者:王登科

 

责任编辑: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