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军地应急链路的“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0-04-24 10:19:19        来源:国防部网站

河北省秦皇岛军分区统筹推进民兵应急力量和地方应急专业力量一体化建设

打通军地应急链路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国防报讯 刘擎、记者王赫报道:连日来,河北省秦皇岛军分区战备建设处正在进行一项调研——依托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探索建立军地联合的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负责应急应战信息汇总、组织计划、综合协调等职责。

为何要建立这一办事机构?该军分区司令员何晓东告诉记者,他们在总结整理该市民兵参与疫情防控情况时发现,民兵参与抗疫,大多是响应军分区的号召,自发投身排查执勤等基础性工作,只有极少数民兵应急力量,是按照当地政府疫情防控总体部署,成建制执行消杀和沿海防控等专业化任务。

“自发组织与总体部署,虽都参与了行动,但作用发挥效能却截然不同。”在3月17日的复盘反思会上,秦皇岛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将民兵应急力量在防疫战场暴露出的问题清单化梳理,按照指挥机构融入应急机制、后备力量参与应急任务、抓建方向对接应急需求的思路,逐条研究改进办法,打通国防动员链到应急管理链的“最后一公里”。

国防动员发挥应急功能,首先要在队伍建设上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实现有机衔接。3月底,该军分区会同市政府联合下发民兵整组实施方案,吸收工信、应急管理、海洋渔业等13家地方部门作为民兵组织整顿工作领导机构成员单位。4月2日,军分区组织下辖人武部以及这13家地方单位召开民兵力量建设反思研讨会,统筹推进民兵应急力量和地方应急专业力量一体化建设。

反思研讨会上,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张广和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处长陈海峰都提出,目前民兵、国防动员、地方应急等专业队伍存在重复编组的现象。会后,市政府和军分区在军地联合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秦皇岛市军地应急力量建设方案》,统筹安排民兵和地方应急专业力量担负任务、数量规模和结构布局。《方案》明确,应急管理部门常态抓建抢险救援、森林防火、防汛抗洪等专业队伍,军分区在重点吸纳社会组织编建民兵应急队伍的同时,有针对性补强地方应急专业队伍的短板弱项和空白领域,有效避免了交叉编兵、重复建设和多头指挥。

记者了解到,针对地方应急专业队伍缺乏空中、海上救援力量的实际,该军分区还将直升机通航公司、市无人机协会、蓝天救援队、北海救助局等组织机构作为编组重点,大力加强海、空方向民兵应急力量建设。“我们将打造一支军地联合作战、陆海空立体覆盖的应急队伍,达到军地应急力量建设‘1+1>2’的效果。”陈海峰说。

军地应急队伍共建,只是秦皇岛军分区推动民兵力量融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的环节之一。该军分区政委张太富告诉记者,为推动军地应急体系真正融合互通,今年以来,他们认真总结复盘近年来军地遂行应急任务的典型案例,通过第三方视角评估任务效果,研究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

军地应急预案衔接不紧密,怎么办?军分区会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开展预案修订,对何种情况使用民兵、民兵承担的任务和协同指挥关系等方面进行明确;同时规定,军地双方可结合各自实际,随时提出预案编修意见,确保军地应急预案动态调整、无缝衔接。

军地信息互通效率低,怎么办?军分区作战值班室与市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实现语音、数据、传真等多途径信息传输,双方值班(值勤)体系保持常态通联,军地及时通报辖区突发事件情况,并按响应级别启动应急机制;另一方面,为加强地方信息搜集力量,军分区将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通的民兵信息报送体系,并在辖区军事单位、厂矿、林场、堤坝等重要目标设立重点信息点,推动形成横纵贯穿、军地联用的信息传输网络,实现军地应急指挥平台高效对接。

据悉,针对挖掘对口保障军兵种的“应战型”后备力量应急潜力,下一步,该军分区将会同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探索建立军地双向联训联演机制,适当拓展应急救援科目训练演练,进一步磨合提升军地应急队伍协同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