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风云人物 > 正文

七亘村战斗:重叠设伏的典范

时间:2020-02-13 07:50:22        来源:国防部网站

战斗简介

七亘村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386旅一部于山西省平定县七亘村,在3天之内同一地点采用“重叠设伏”的战术,连续进行的两次待伏战。1937年10月26至28日,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在师长刘伯承和第386旅旅长陈赓指挥下,连续两次伏击日军的辎重部队。我军仅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日军400余人,缴获大批骡马和军用物资的胜利。此战,迟滞了日军沿正太铁路西犯的行动,有效牵制了日军第20师团主力,使得娘子关旧关以南被困的国民党第3军曾万钟部一千多人得以脱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军民抗战的信心。“重叠设伏”堪称中外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

讲评析理

“兵不重伏”,是兵家传统用兵原则,但是我军反其道而用之实现了因敌制胜。刘伯承将七亘村连环设伏战,命名为“重叠设伏”。

综合全局判明形势。伏击战斗分待伏和诱伏两种,此次战斗属于待伏,要求对敌人的行动时间、兵力和必经道路等情况有准确的判定。在敌人到达之前完成作战准备,待敌进入我伏击区域后,出其不意地将其消灭。对敌情的精准把握是此次取得重叠设伏战斗胜利的前提。战前,刘伯承曾到国民党第3军指挥所,仔细研究了日军作战特点和娘子关一带地形,综合判断日军惯用两路夹击战法,为支援正太铁路主要方向作战,定会派部队实施迂回。25日,刘伯承获悉日军第20师团的迂回部队向平定县城开进,其运送军械弹药粮秣的辎重部队约千余人在测鱼镇宿营。测鱼镇东部的七亘村一带地形复杂,道路弯曲,是其辎重部队必经之地。刘伯承判断,日军为了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必然要加紧从七亘村的小路运送兵粮。遂决定在七亘村实施伏击,牵制日军的迂回进攻,掩护娘子关友军。首次伏击胜利后,刘伯承结合情报综合判断形势认为,敌平定前线后勤告急,急需补充。结合日军侵华战争以来,一贯坚持突贯攻击教条,且一直存在盲目自大思想,认为日军还会重走老路,可以在七亘村展开第二次设伏。

准确选择伏击区域。《孙子兵法·地形篇》称地形是用兵的重要辅助条件,判断敌情,掌握主动,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在日军武器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八路军要想取得伏击作战的胜利,能否选择有利的伏击地域,成为伏击战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七亘村位于太行山脉中段,是平定、昔阳、井陉三县的交界地带。该村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峡谷陡峭,道路奇险,素有“龙虎环抱”之称,为屯兵之要地。刘伯承曾亲自率队到七亘村附近勘察地形,经过对七亘村现地勘察和对情报的综合分析,选中了这个理想的伏击战场。因为这里地形十分有利,南北为高山,东西地形复杂,从测鱼镇到平定的道路,大部分在十米左右的土坎下面和深沟里面,且道路两边杂草丛生。这样的地形,有利于伏击一方抵近路边、埋伏部队。一旦发生战斗,行进在路上的日军很难展开战斗队形。战前,伏击部队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的地形,将重机枪架在距道路约三十米的制高点上,将部队散布在距道路十多米至四、五十米不等且杂草丛生的土坎上。这种蹲在日军头顶往下打的地形优势,使部队未战已有了心理上的优势。事实证明,当八路军两次隐蔽在路两侧时,日军搜索部队都没有发觉,致使其大部队两次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八路军发动突然攻击时,将手榴弹投入日军行军队伍,并发动突然袭击,使日军不能发挥火力优势,四散奔逃。八路军则以较小代价,取得战斗的胜利。

灵活使用战术战法。此次战斗规模虽小,却是用兵经典之作。其中战术战法设计精巧,值得学习之处甚多。孙子曰:“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刘伯承将其解释为:所谓“兵无常势”,就是说战争形势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但又不是说战争捉摸不定、不可知,而是有它固有的客观规律可循。它既有一般规律,又有特殊规律,人们能够而且必须在战争中认识和掌握其规律,驾驭它、利用它,才能无往而不胜。此次战斗,刘伯承攻心为上,利用日军心理及作战常识,巧用重叠设伏战术。为了迷惑日军,在日军派兵到七亘村来收尸时,刘伯承令第772团主力佯装慌忙败退,造成八路军已被驱走的假象。通过实施战场欺骗诱敌误判,实现二次设伏企图。在战斗中,采取“挟其额,揪其尾,截其腰,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战法。其具体部署为:以第11连在七亘村以南,占领通向平定方向道路南侧阵地,切断日军辎重部队同前面步兵部队的联系;以第12连及团特务连一个排,占领第11连右侧至甲南峪间阵地,第12连正面突击日军辎重部队,团特务连另一个排阻击后退部队,以第9、第10连为营预备队。此次战斗中,违反常规、常法的战术以及为实现企图所实施的一系列行动,体现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