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海风云 > 正文

台军大建微型导弹艇图谋注定失败

时间:2018-03-09 07:24:29        来源:

李喜明。(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作者 孙晋蔚    

   为发展所谓“不对称作战”的“狼群战术”,台军“参谋总长”李喜明近期提议筹建60艘隐身微型导弹突击艇,构想采用游艇外观造型与涂装,战时与渔船混在一起,以便发挥不对称战力,全案委由“中科院”协商。“中科院”随后举行邀商说明会介绍“微型导弹突击艇”构想,该艇满载排水量45吨,全长约21.4公尺,全宽约5.4公尺,吃水2.4公尺,满载时最高航速35节,续航力100海里,设定操作人员4人,可搭载两枚反舰导弹(具体型号尚未明确)。可采用玻璃强化塑料(FRP)或铝合金两种船体结构,船体外型具雷达隐身(RCS)造型设计,只有导航与一般通讯设备;在蒲氏五级风以下可正常执行任务,可抗最高风速蒲氏七级。计划在4年内筹建完成。

    建艇案构想意在转移“猎雷舰案”焦点

   去年底,“猎雷舰案”爆出并持续延烧,重创蔡当局执政威望,蔡英文上台后力推的“国舰国造”政策也受到重挫。蔡英文为坚定执行该政策,便积极推动微型导弹突击艇案。知情人士指出,筹建60艘的45吨隐身微型导弹突击艇构想,确实考虑岛内造船的技术与能量,加上“中科院”自制的反舰导弹,要建造不是太困难,依计划若在今年内建案并编列预算审议,2019年有预算来进行合约设计,开标签约后开工建造,2020年就可看到首艘微型导弹突击艇下水,对蔡当局而言确实可以看到“国防自主”的政绩。此外,创造所谓“五加二”产业的价值也是重要考量。“猎雷舰案”解约后,台军方一下多出不少预算额度,于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前提下,急忙抢着建造突击艇。由于突击艇的建造技术不难,建造时间又短,既能容易达到目标,又可以把预算分配给民间造船业,创造所谓“五加二”产业的价值。

     以导弹快艇反制解放军,难担其责

    蔡当局图谋大建导弹快艇反制解放军,这是一个听起来丰满、做起来骨感的想法。名称很吸引眼球,隐身、微型、携带导弹,但真正从它所公布的各项指标数据来看,仅是个噱头而已。

    一是突击艇载重性能存疑。微型导弹突击艇的大小与2012年7月已退役的47吨海鸥级导弹快艇差不多,但海鸥导弹快艇搭载的两枚长3.4公尺、重537公斤的雄一反舰导弹都已退役,台军目前仅有雄二与雄三两款超音速导弹,若在排水量仅有45吨的快艇上搭载两枚长4.8公尺、重685公斤的雄二反舰导弹,并实现战斗力,可能会有重心不稳的问题。导弹在如此小吨位的快艇上发射,强大的后座力或将导致快艇侧翻。尽管海鸥级导弹快艇已退役多年,台湾海军始终不曾割舍这种小艇配导弹、打了就跑的概念,于是海鸥快艇汰除后,台军又造了光华六号以及沱江舰,还有光华三号锦江级舰等,都是在几百吨的船上装载各型雄风导弹,实际上都是这种思维的产物。

    二是耐波性能差。微型导弹突击艇排水量小,耐波性不强,对海况的适应能力非常差。按照它的设计,五级风力以下可正常执行任务,七级风以下结构与稳度不用担心。而实际上遇到3-4级风浪就摇晃得厉害,5级风浪就不敢出海。台当局设想用微型导弹艇对抗解放军,台湾海峡理所当然是主要场所。而台湾海峡的海况非常复杂,常年5级以上的风浪,也就是说微型导弹艇出港之后,能不能正常发挥战力都是一个大问题。回想台湾海军37年前就开始使用的海鸥级导弹快艇,每艇配10名官兵,出海只能站着,不能吃饭,也不能跑太远,加上台湾海峡风浪又强,艇上官兵执勤很辛苦。汰除后便未再造50吨以下的小艇。台军方这回重启炉灶,回头再做45吨的导弹突击艇,其中意图耐人寻味。

    三是作战严重依赖外部力量。按公布的构想,突击艇不具备战斗系统和雷达,这也就意味着它必须依靠其他作战单元或平台提供情报制导支持,否则发现不了目标,携带再多的导弹都没有用。微型导弹突击艇要靠陆上指挥控制系统,或是大型军舰的指管系统来引导导弹攻击目标,试想真有战事时,对手优先摧毁的就是C4I(作战网络情报指挥控制系统),微型导弹突击艇一旦失去了这些依托,就成了瞎子,只能靠目测来决定攻击目标。在现代超视距海上作战的情境之下,等它目视发现目标之前,恐怕早已成了岸基航空兵和水面舰艇的移动靶子,而它的自卫能力又很差,本身生存都是问题。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