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军事 > 正文

隐蔽性与风险并存 “深海巨兽”的沉没与远航

时间:2021-08-14 02:07:25        来源:

  来源:中国国防报

   

   

   

   

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潜艇发射鱼雷

  今年4月21日,印度尼西亚海军“南伽拉”号潜艇在进行发射鱼雷演练时失联。后经印尼军方确认,该潜艇已沉没,艇上53人全部遇难。潜艇残骸在巴厘岛水域838米深处被发现,已经断成3截。这一军事事故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潜艇研发的经济和技术门槛高,是公认的战略性武器,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自行设计和生产,此次事故再次为各国带来警醒。

  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个月至6个月的核潜艇,差异很大。按体积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潜艇得到广泛运用,在大国海军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功能包括攻击敌人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侦察和掩护特种部队行动等。潜艇也被广泛用于非军事用途,如海洋科学研究、勘探开采、维护设备、搜索援救、海底电缆维修、水下旅游观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潜艇因其隐蔽性好、作战半径大、突击威力大、独立作战能力强的特点,成为运输舰船的克星,也是大中型战斗舰艇特别是航母的敌手。不过,二战时期的潜艇也暴露出传统柴/电混合动力的缺陷:不仅水下续航时间短,而且航速过慢。为提高水下持续活动时间,用核动力替代传统动力来源一直是潜艇研究的重要方向。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由美国海军上将海曼·里科弗积极倡议并研制建造的。1946年,以里科弗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舰艇用原子能反应堆为潜艇供能,这就是后来潜艇上广为使用的舰载压水反应堆。

  当然,美国作为首个建造出核潜艇的国家,也发生过不少事故。1963年4月,美国攻击型核潜艇“长尾鲨”号在进行大深度潜航试验时,意外沉没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科德角以东2500多米深的海底,艇上129名乘员全部死亡,成为美国潜艇史上的一次重大事故。“长尾鲨”号由此成为世界第一艘失事沉没的核动力潜艇。

  此后,为提升潜艇发生事故后的自救能力,各国都加紧研究。例如,潜艇失事时,可放出失事浮标以标识潜艇失事的位置,并与外界取得联系。潜艇上搭载单人救生器,可供艇员通过鱼雷发射管、指挥室或专用的救生闸套离艇出水。在潜艇主压载水舱内还装有应急吹排水系统,潜艇失事时,可由潜艇或救生艇注入高压气体,排出主压载水舱内的水,使潜艇浮出水面。

  俄罗斯也发生过潜艇事故。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的奥斯卡级飞航导弹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在参加一次军事演习时,鱼雷中的过氧化氢燃料发生爆炸导致该艇沉没,艇上118名乘员全部死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潜艇的战术技术性能也在逐渐提高。近年来,各国潜艇工业致力于发展艇体“隐身”“降噪”技术、研制核动力潜艇大功率核反应堆、提高水下航速及在航时间、延长堆芯使用寿命等。潜艇这一“深海巨兽”的威慑力不可小觑,但唯有进一步发展潜艇科技,方能实现安全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