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明朝共有16位皇帝,为什么皇陵叫“明十三陵”?还有三位皇帝呢

时间:2021-07-31 18:50:28        来源:

明十三陵分别是,长陵安葬明成祖朱棣,献陵安葬明仁宗,景陵安葬明宣宗,裕陵安葬明英宗,茂陵安葬明宪宗,泰陵安葬明孝宗,康陵安葬明武宗,永陵安葬明世宗,昭陵安葬明穆宗,定陵安葬明神宗,庆陵安葬明光宗,德陵安葬明熹宗,思陵安葬明思宗。

被称作“燕京八景”之一的“明十三陵”,在明朝迁都北京之后,因有十三位皇帝都埋葬在了这里,而得名——十三陵。那么问题来了,明朝明明有十六位皇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

第一位朱元璋,朱元璋当时开国后是在南京定的都,可北京是他的四儿子燕王朱棣的封地,所以死时葬在南京钟山的“明孝陵”。

第二位便是明慧宗朱允炆,其实明十三陵是从朱棣迁都才开始在北京建立的,那么朱允炆在朱棣之前,所以不在里面也实属正常。

最后,朱祁钰由皇帝变亲王,因此不能葬于十三陵。当时的皇帝是他哥哥朱祁镇。后朱祁镇御驾亲征被俘,朝廷直接拥护朱祁钰做了皇帝,后朱祁镇被放成为太上皇。八年后,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借此发动宫廷政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