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军事 > 正文

北湾边防连官兵已配发第七代防蚊服 轻便透气不闷热

时间:2021-07-23 21:40:06        来源:

  7月的北湾,草木葱笼,风景如画,奔腾的额尔齐斯河流淌到这里却变得沉缓而宁静,广袤的戈壁滩因河水的涨落形成了成片的死水沼泽,也将这里变成了蚊虫繁衍的温床。

  防疫部门的检测报告显示,高峰期,每立方米的空间里蚊子数量可达到1700只,蠓虫更是高达3500只,成年人一巴掌就能拍死100多只蚊虫。然而,在环境如此恶劣的“蚊虫王国”里,却始终驻守着这样一支部队,他们就是北湾边防连,他们的任务是守护20多公里的中哈边防线安宁。

  这一天边防连的官兵,穿着第七代防蚊服,徒步前往“蚊子窝”中哈39号界碑执

  行巡逻任务。

  7月是北湾蚊虫最为猖獗的时候,也是边防线上情况最为复杂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连队都会组织党员突击队前出巡逻。能成为突击队的一员,是连队每名党员最大的心愿。

  出发前戴上了防蚊帽,喷了防蚊药,尽管做足了准备,战士苏浩在穿越丛林时,帽子还是被刮了一下。

  帽子一掉,就有好多的蚊子飞了过来,他也不敢用手去拍,因为可能会有更多的蚊子飞进来。

  在成千上万只蚊虫的“陪伴”下,官兵按时抵达了休息点。因为一摘防蚊帽,蚊子就会扑面而来,咬得满头都是包,在巡逻途中,他们会带一些压缩干粮,把压缩干粮塞进防蚊帽里,把吸管插到水壶中喝水,这样可以防止蚊虫叮咬。

  20多公里的距离,35摄氏度的高温,无数只蚊子发出的噪音,就是在这样的特殊配置下,突击队员们向“蚊子窝”39号界标进发。

  这次巡逻,官兵穿戴的是第七代防蚊服。

  战士刘凌云2013年刚来北湾的时候,穿的是第四代,它的防蚊效果很好,但材料是棉料的,穿上特别热,有一次刘凌云就中暑晕倒了。

  第七代防蚊服的袖口、领口和拉链位置,分别添加了迷彩面料,避免了磨损。它的胸口膝盖部位分别添加了小兜,便于官兵平时携带一些防蚊药品,它的主体是网状结构,在夏天也不是感觉很闷热。

  从最初的雨衣,到如今轻便透气的第七代防蚊服,服装的变迁,也记录下历代北湾官兵与蚊共舞的青春。

  除了官兵们的着装在不停更新换代外,为军犬制作的防蚊服也正在筹备论证之中,而连队的很多硬件设施也得到了改善。入夏前,营区的20套太阳能灭蚊灯全部更换了新的灯管和电网,通过物理防护、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提高灭蚊能力。

  灭蚊灯长1.1米,宽80厘米,官兵必须定期清理上面的蚊。一天下来,营区里面灭掉的蚊子能够装满半个垃圾桶。

  蚊虫叮咬不言苦,牺牲奉献不言亏,艰苦戍边不言悔。边防有我在,祖国请放心。

  来源:中国军视网、《国防军事早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程鹏飞 王永杰 郑康宁 徐明远 游锐 韩诚 骆鑫 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