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空航天 > 正文

德国主力舰萨克森级的建成与来自清政府的大订单_装甲

时间:2021-07-22 07:41:04        来源:

著 :艾丹·多德森

译 :刘杨

萨克森级的诞生

与德皇级舰的公海远洋作战设计思路不同的是,接下来的一批新型主力舰——从A到D,是首批完全在德意志帝国政权体制内建造的,新批次的主力舰将成为德意志帝国一体化海防体系的组成部分。同级舰中的两艘(“巴登”号和“巴伐利亚”号)建造订单交给了基尔造船厂,另两艘(“萨克森”和“符腾堡”号)则由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负责建造,该级舰同时被正式归类为装甲护卫舰,也被称为“突击护卫舰”。这种舰只将在岸上堡垒基地掩护之外的海域作战,并且战斗力强大,当德意志帝国的地面部队通过铁路运送到一些高威胁地区作战时,这些舰只将足以应付来自波罗的海上的任何威胁,在近岸沿海水域,萨克森级舰将得到排水量1100吨的黄蜂级(Wespe class)装甲炮舰的支援,后者配备一门305毫米/22倍径主炮,计划取代原先设想建造的浅水炮舰和浮动炮台。

(上图)萨克森级装甲舰“巴伐利亚”号,摄于1886年。定远级基本沿用了萨克森级的舰体设计。

所有萨克森级舰都在1876—1881年间相继下水(包括两艘采用改进设计的舰只),事实证明它们都是远洋性能非常差的舰只,后来也很少参战。其中个别舰只的寿命很长,并且承担过一些辅助作战的角色,如其中一艘曾作为浮动起重船坞一直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

设计特点与评价

萨克森级是首批取消了帆索装置并采用了可改善海上冲撞时稳定性的双轴推进的德国主力舰。该级舰强调“遭遇战”概念,为此配备了六门260毫米/24倍径(原计划为305毫米口径)火炮为主战武器,分别布置在舰艏双联炮塔和舯部两个舷侧。

从理论上说,有四门主炮可同时朝前方扇面实施齐射,不过在实战中会因为火炮射击时的爆炸效应而难以实现。建成后不久,主炮炮台又补充了六门87毫米/24倍径炮和一批37毫米口径炮。到了1886年,又对3具350毫米鱼雷管进行了改装,其中两具埋入舰艏的水线以下,舰艉的一具则位于水线上方,可同时用于作战和训练。萨克森级采用了复合装甲带(即“三明治”式,分四层布置,由铁、木材料交替构成)和50至70毫米厚的装甲甲板,并且贯穿全舰艏艉。

(上图)萨克森级的侧面装甲结构,外层为203 毫米厚的铁板,然后是200 毫米厚的柚木,接着又是152毫米厚的铁板,最内层是230 毫米的柚木

萨克森级舰的外形较为独特,四座烟囱呈正方形布置,舰体舯部安装一根单桅。虽然艏楼位置较高,但由于干舷低,因此上层甲板常被海浪弄湿。在基尔建造的首批该级舰最初安装的是较短小的烟囱,不过在1886年至1889年间,舰上烟囱进行了加高,从而与其他船厂建造的姊妹舰统一。至于冲角的形状,在伏尔铿和基尔建造的不同舰只之间也略有差异。前三艘舰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解决这些问题导致了“巴登”号的完工时间较晚。此外,萨克森级舰的海上适航性也受到了许多批评,此外还包括易横倾以及航速指标要低于之前的装甲护卫舰等问题。

来自东方的大订单

1875年,当时的清政府由于受到来自日本的战争威胁设立了海防基金,并订购了一批英国制造的“伦道尔”(Rendel)式炮舰。虽然其吨位较小,但主炮口径却高达380毫米。到了1880年,又有人提议清政府继续购买四艘现代化装甲舰。结果由于俄国政府的阻挠,原本计划再次从英国购买炮舰的计划流产,于是这笔订单便落到了德国人手里。这次,曾负责建造萨克森级装甲舰的伏尔铿船厂给东方的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承诺建造交付时间仅为基尔船厂的一半)。

就这样,1881年1月双方签署协议,由伏尔铿船厂为清政府建造两艘改进型萨克森级舰(将其归类为装甲护卫舰)以及十艘鱼雷艇,所有舰艇承诺在18个月内交付。到了9月13日,清政府又追加订购了三艘装甲护卫舰和五艘吨位较大的装甲舰。结果受到预算资金短缺的限制,后者最终未能付诸实施,其中一艘装甲护卫舰的建造计划则改为2475吨的防护巡洋舰(拥有穹形装甲甲板的护卫舰,即“济远”号),其余两艘也分别降低规格,改为吨位较小的设计建造方案(由计划中的7200吨改为2900吨)。

(上图)清政府起初计划订购五艘“定远”式舰,但后三艘最终改为较小型的巡洋舰,其中之一为1887年下水的“经远”号

打造“亚洲巨舰”

实际上,在订单正式签署之前建造工作就已经着手进行了,第一艘“装甲护卫舰”于1881年3月31日开工建造,第二艘也于1882年3月1日铺设了龙骨。“定远”号于1881年12月28日正式下水,“镇远”号则于1882年11月28日下水。该设计方案(在德意志政府的许可下)在萨克森级舰的舰体方案基础上基本没有变化,但其武器配置则完全不同,安装双联装305毫米/35倍径火炮的带炮罩露炮台按炮塔斜置法(En echelon)布置,舰艏和舰艉分别布置一座安装单管150毫米/倍径火炮的炮塔,此外舰上还配备有350毫米口径水线上方鱼雷发射管,两具位于舯部,一具在舰艉。原型舰的四个烟囱减少为两个,动力系统升级为更高功率的复式发动机,舰体结构采用钢材料而不是铁,“三明治”式的装甲也用355毫米厚的单层装甲代替。此外,无装甲防护的上层建筑从舰艏延伸到露炮台再到舰艉,这种布局非常类似于当时英国皇家海军的“不屈”号(Inflexible)、身形稍小的“阿伽门农”号(Agamemnon)和“巨人”号以及意大利海军的鲁杰罗·迪·劳里亚级(Ruggiero Di Lauria class)装甲舰。前桅采用横帆设计,主帆上设有前后帆索,但在交付后就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前桅上增加的一个位置较低的瞭望台。这批舰上还载有两艘15.7吨的鱼雷艇,其艇艏装有两具350毫米口径的鱼雷发射管,航速可达15节。鱼雷艇吊挂在烟囱后方的吊艇柱上,操作时用蒸汽驱动。

(上图)定远级设计草图,展示了该级舰武器与装甲的基本布局

交付过程的波折

1883年5月2日,“定远”号开始海试,计划当月晚些时候搭载一个德意志海军水兵乘组一同前往中国,旨在替换在远东服役的德意志海军舰艇上的相关人员。然而,中法战争的爆发(法军于8月23日对福州发动突然袭击),最终导致“定远”号于7月被中途召回,并于8 月回到了斯德丁。在额外进行的试验中,四门主炮均进行了试射,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炮口爆炸损伤,其中一次还造成了火炮附近的烟囱发生破裂。1884年3月,“定远”号的姊妹舰也开始海试,同样在6月19日于斯维内明德进行的火炮试射中发生了炮口爆炸损伤事故。根据当时德意志政府的中立规定,这批舰只暂时处于封存状态,1885年“济远”号也加入其中,直到1885年6月中法和平条约缔结后,各舰才被批准离港,并于10月9日抵达中国。

(上图)清政府的第二艘外购舰“镇远”号,摄于1894年

其实,德国为清政府提供战舰的兴趣并没有随着19世纪80年代计划的履行而终止。到了1894年,德皇曾提议位于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Germaniawerft)买下近期刚刚付薪后的“王储”号和“弗里德里希·卡尔”号装甲舰,并将其转售给清政府。如此一来,便可以避开因为中日甲午战争而产生的相关国家之间的交易禁令。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困难,这笔交易最终没能达成。

编辑:刘昂

本文摘自《德国主力舰图解百科:1871—1918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