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参观见学中学好党史?他们用这"三走"杜绝"无效打卡"

时间:2021-06-01 10:04:39        来源:国防部网站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配合活动,决不能仅仅满足于组织官兵到处“打卡”。请看火箭军某基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系列报道之二——

参观见学要让官兵有感

■李正基 解放军报记者 邓东睿 通讯员 孙天硕

夜深了,火箭军某导弹旅宣传科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敲门入内,记者发现干事陈青海的案头摆着一份《官兵赴红色场馆参观见学方案》,旁边还有一摞小巧的口袋书,上面印有驻地革命英雄谱、战斗故事以及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这些都是为官兵准备的,确保他们每次参观见学都不虚此行,有所收获。”陈青海的介绍引起了记者的思索:赴驻地红色场馆现地教学,是部队开展教育配合活动的一般做法,由于年年组织,大多数官兵都已去过,为何还如此大费周章呢?

一问才知,问题就出在“去过”二字上。前段时间,该旅政治干部下沉基层调研发现,少数官兵对去过的红色场馆“一问三不知”,不仅说不出像样的收获体会,更有甚者连基本的常识也不清楚。原来,这些人把参观见学当成了“红色旅游”,仅仅满足于打打卡、拍拍照。

“表面看是官兵收获不多,实则是我们没有组织好。”基地各级政治机关深入反思,发现有些教育组织者潜意识里认为搞活动就应该有声势、有阵仗,不知不觉做起了表面文章。

以红色场馆现地教学为例,有多少人组织活动时,考虑过参与官兵是否事先做过预习呢?试想,如果官兵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何能在一两个小时的参观中有所学、有所悟呢?

基地政治工作部一名领导思考得更深:“我们常说‘教育要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我想这‘三走’,指的既是教育成效,也包含教育者对教育的根本态度。”

“要把精力放在让官兵有感上,而不是表面留痕上。”为此,该基地要求所属各单位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坚决杜绝“旅游打卡”“现地留痕”等做法,多想想教育怎么搞、为什么这么搞、怎么搞出效果来。

前不久,该基地精心打造的红色数字史馆在强军网开馆,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就可以在“云端”参观全国各地的红色场馆,与以往不同的是,官兵的脑子里都装着要求事先弄懂的问题。陈青海说:“把参观当预习,接下来的教育才有的放矢,也更加高效。”

此举在某旅产生了以点带面的“场效应”。一些来自“红色家庭”的士兵自发地走上讲台,结合参观所学,把自己的红色家史融入我党我军历史之中,与战友分享心得体会。几场活动下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纷纷感叹: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党史,一下子拉近了时空距离,感觉当年的峥嵘岁月就在眼前。

今年4月,《关于构建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意见》印发全军,要求教育检查考评从重形式向重效果、重痕迹向重实绩转变,从简单看登记、查笔记、考背记向知行合一考查转变。该基地一名领导对此深有感触地说:“近些年,我们一直在讲‘为基层减负,让官兵有感’,其实教育不也是如此吗?效果好不好,关键还得看官兵内心的收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