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空航天 > 正文

T-54/55的技术演进历程-1_坦克

时间:2021-05-09 09:09:04        来源:

T-54/55的技术演进历程-1

今天的T-54/55,似乎已经沦为了被“遗忘”、被“奚落”乃至被“嘲弄”的“落魄者”,然而这种看法却实在“有失公允”。事实上,或许在“坦克王国”,T-34的名气如雷贯耳,但产量之最的“桂冠”却落到了T-54/55系列的头上。这件事情本身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就坦克发展史的角度而言,T-54 /55这个角色的分量,被严重低估了。

从“超级T-34”说起

无庸置疑,T-34坦克是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红军武器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当苏德战场的一系列会战注定成为这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时,T-34的重要性和影响一览无遗。在1940年面世时,T-34/76是同类中毫无争议的佼佼者,是令人赞叹的“精灵”,以至德国人与其“接触”不久,便动了“仿制”的念头。到了战争中叶,T-34/76的性能优势才稍微黯淡了一些,但仍然比大多数坦克优秀,而且基本设计中所蕴含的潜力,很快又以一种后劲十足的状态再次爆发出来。通过对T-34的摸索,在对炮塔进行重新设计并换装了85毫米口径的加农炮后,1943年出现的早期型T-34/85大大提高了性能标准,重新夺回了东线装甲战的技术主动权。纳粹德国为了对付T-34/85,研制和生产了许多设计“时髦”的、价格昂贵的、结构复杂的新式坦克,但“遗憾”的是,这些坦克在单纯的战斗性能上未必好于T-34/85,在可生产性上更是一败涂地,这不但使得整场战争中,苏联人一直能在坦克的数量和质量上保持着巨大的双重优势,而且在更深的层次上,T-34的基本设计框架所蕴含的技术升级潜力,要比想象中大得多。

事实上,当战争还在激烈进行时,在最高统帅斯大林直接命令下,苏联工程师们就已经对T-34的技术升级潜力进行了“最彻底”地探究,其目的是创造一种“超级T-34”。这些尝试主要是围绕着如何对T-34/85实施火力强化进行的。先是在1944年9月,183厂将一门192厂研发的ZIS-85-BM 85毫米坦克炮塞入了T-34/85的炮塔;然后在10月,又将“布尔什维克”工厂的V-5 型85毫米坦克炮和V-9K型85毫米“锥膛炮”塞入了T-34/85的炮塔。然而,尽管相比于早期型T-34/85的D-5T或是后来被大规模应用的ZIS-S-53 85毫米坦克炮,这些改进型85毫米坦克炮在威力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V-9K型85毫米“锥膛炮”的炮口初速甚至达到了1150米/秒的水平,但由于口径“较小”,它们仍被认为难以对“黑豹”坦克装备的70倍口径75毫米炮达成“火力优势”。在这种情况下,183厂的工程师们很快将兴趣转移到如何将100毫米口径的长身管加农炮塞入T-34/85的炮塔。1945年2月,工程师们以一种难以置信的战时速度,在下塔吉尔将这种构想从纸面变成了现实:通过将ZIS-S-53 85毫米坦克炮,替换为53倍径的ZIS-100、D-10T或是LB-1100毫米坦克炮,T-34/85被升级成了所谓的T-34/100。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升级远不如此前由T-34/76到T-34/85那样成功——ZIS-100系由ZIS-S-53简单扩膛而来,存在严重技术缺陷;D-10T与LB-1则后坐力过大,既便加装多孔式制退器也超出了车体底盘的承受能力,更何况1600毫米的炮塔座圈直径要容纳其起落部分也十分勉强,坦克手在变得极为狭窄的车体空间内,已经很难再正常的操纵坦克了。试验表明,T-34/100完全是个“失败的典范”。

不过,183厂对T-34/100的失败早有估计。莫洛佐夫在T-34/100样车装配前就十分清楚,结构再精巧的100毫米加农炮,只要它的长径比超过了50,那就不是1939年的“A-32框架”所能包裹的——无论从哪种角度,这都超出了物理学常识。然而,由于战争的缘故,“A-32框架”的设计状态早已被冻结,从T-34/76、T-34/85到所谓的T-34/100,都只能在这个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设计框架中“折腾”,而不能越雷池一步。事实上,设计框架的改变,意味着生产线的暂时停顿,而这种停顿,在战争状态下一分一秒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也是为什么1941年的“T-34M”没能取代T-34/76的原因——尽管前者的设计框架已经明显表现出比后者更有价值的潜力。当然,战争的实践同样表明,为“30吨级坦克”装备50倍口径以上的100毫米加农炮是必要的,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绝非意味着一种简单的“部件替换”——更大的炮塔座圈直径以及随之而来的车体大型化是必然的,以“复活”T-34M创造一种“超级T-34”的办法行不通。

于是,出于心态复杂的考虑,183厂在总设计师莫洛佐夫的领导下,决定以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1.在T-34/85的炮塔内“强行”塞入一门100毫米加农炮,以满足“领袖意志”下对于战场“急救章”的需求(从后一方面的角度来讲,T-34/100的出现又无可厚非);2.着眼于战后,对停滞不前的“A-32框架”进行突破。莫洛佐夫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早在T-34/100项目上马前的1943年年底(当时,装D-5T 85毫米加农炮的早期型T-34/85刚刚被投入战场),一个被称为“136工程”的项目便已经半遮半蔽的出现在了183厂工程师的绘图板上。

“136工程”的目标是简单明了的。在保持T-34/85吨位、机动性、防护能力的前提下,为红军提供一种拥有更强火力的“联合坦克”,同时这种坦克在主要部件和生产工艺、工装夹具上要与现有的生产环境“高度吻合”,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生产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转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136工程”对1939年的“A-32框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突破——炮塔座圈直径由1600毫米增加到1700毫米;车体尺寸按照炮塔座圈的变化进行了“合乎比例”的调整;为了调合军械系统尺寸与狭小车内空间的矛盾,机电员的位置被取消了,坦克由5人制乘员组变为4人制乘员组;出于使坦克成为一个更好的火炮射击平台,以及其他一些复杂的原因,取自T-34M的扭杆式悬挂系统,代替了“A-32框架”的克里斯蒂独立弹簧式悬挂系统……经历了这些改变的“136工程”其最终产物被称为T-44。

收藏

举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