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军事 > 正文

莫迪把西孟加拉邦选举作为工作重心,等来的却是75:216,输了选举_印度人民党

时间:2021-05-06 06:37:54        来源:

莫迪把西孟加拉邦选举作为工作重心,等来的结果却是75:216,输掉了选举!谁也没有想到,印度总理莫迪竟然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犯了一样的错,心中只有政治利益,为了选举胜利而不顾国家长远利益。

2020年,在美国新增确诊病例呈上升势头,多名联邦和地方州公共卫生官员发出警告,大规模的竞选集会可能会出现“超级传播者”的情况下,只想着大选连任的特朗普,最后却等来了连任失败的选举结果。2021年,科学家们纷纷警告莫迪,印度可能会爆发第二波疫情的情况下,希望印度人民党能够在西孟加拉邦的选举中取得重大突破的莫迪,仍然在没有要求印度民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先后在西孟加拉邦多次举行大规模的竞选集会。

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一样,当地时间2021年5月2日,印度总理莫迪最后等来了全印草根大会党(TMC)赢得了选举,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班纳吉开启第三个首席部长任期;在西孟加拉邦的294个席位中,印度人民党只获得75个席位的“坏消息”。这意味着,印度总理莫迪、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齐不仅输掉西孟加拉邦的选举,还成了印度民众眼里,无视疫情的存在,只顾政治选举的“超级传播者(莫迪)”,应该为印度第二波疫情负责。

作为印度总理,莫迪不但在2015年修改了印度GDP的统计法,还在2019年公开许下诺言,2025年会让印度GDP会超过5万亿美元,2032年会让印度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试问,2014年担任印度总理以来,让印度经济长期保持高增长态势的莫迪,2021年为何会把事情给“搞砸”了?

第一,在没有制定计划来完善医疗卫生体系的情况下,没有为第二波疫情制定任何应急计划。谁也没有想到,在“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印度血清研究所,每年能够生产15亿剂疫苗的情况下,印度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人,竟然只有2%。而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正是这些年总能成为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座上宾”的莫迪,把印度最紧缺的医疗物资——疫苗,给了西方发达国家。

也就是说,如果莫迪不给西方国家“送上”印度60%的疫苗,印度民众的接种率得以提高后,情况要比现在好得多。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TO)首席科学家的说法,由于检测能力不足,疫情形势被“严重低估”的印度,情况远远比想象中要糟糕很多,印度的实际感染人数,可能已经达了5亿人。

这意味着,大约有13亿人口的印度,目前有40%的人感染了新冠。虽然这一说法还有待确定,但印度目前的医疗基础设施已经不堪重负,既没有多余的病床、氧气可用,也没有足够的疫苗可用。最重要的是,印度的城市都弥漫着“焚烧尸体的气味”,街边全是临时搭建的火葬场。

第二,2021年1月20日离开白宫的特朗普,并没有带着“美国优先”,拜登入主白宫后,又将“美国优先”发挥到了极致,并用到了印度身上。虽然印度把60%的疫苗都给了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但拜登却没有莫迪这么慷慨,为了控制美国国内的疫情,优先给美国民众接种疫苗,白宫直接下令禁止给印度出口疫苗原材料。

被过去总是嚷嚷着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第六常的白宫,泼了一盆冷水之后,印度民众彻底清醒了,原来有着“外交达人”之称的印度总理莫迪,竟然是如此失败,没有看清美国“自私自利”的真面目。

第三,错误地为大型宗教和政治集会“开绿灯”。莫迪除了将新冠防疫措施抛诸脑后,公开在泰伦加纳邦、西孟加拉邦的大型政治集会上发表讲话,为印度人民党拉票之外,还支持了印度民众在传统节日——大壶节,在恒河边上进行沐浴祈祷。据悉,4月27日当天,最少有2.5万人在恒河“集体沐浴”。

虽然印度教一部分信徒对外声称,恒河会保佑他们的安全,但还是无法掩盖印度的母亲河,已经变成收割生命的“死神河”的事实。

第四,西孟加拉邦是印度人民党数十年来,未能掌控议会多数席位的几个地方邦之一。莫迪重视西孟加拉邦的选举,印度人民党控制的选举委员会拒绝缩短投票时间,就是为了改变地方政党在西孟加拉邦“一家独大”的局面。莫迪多次带着竞选团队去西孟加拉邦举行大规模的政治集会,印度人民党还是以失败告终,说明西孟加拉邦的民众根本不买账,不愿意相信莫迪和印度人民党。

和特朗普一样,不着急寻找口罩、制氧机的莫迪,以为只要煽动民族情绪,把爆发第二波疫情的责任,推给地方邦政府,就能挽救自己的职业生涯。事实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其他国家能够快速控制住疫情的情况下,“要自由,不要口罩”的美国民众,最后把选票给了拜登;西孟加拉邦认为莫迪政府抗疫失败的民众,把选票投给了全印草根大会党。

为了连任,2020年“冒险”举行竞选集会的特朗普,已经离开白宫3个多月。目前,为了政治利益,“冒险”举行竞选集会的莫迪,也出现了执政危机,而“下台”或许就是莫迪要为不顾印度国家长远利益而付出的代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