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军事 > 正文

中国古代兵制_铁甲

时间:2021-05-04 02:15:46        来源:

作者:解衣唱大风

铁质近战武器,可刀可剑,还有铠甲克星,锏(带棱铁棍),一般长度在90—120厘米。

这是锏。如果有很多节,像个糖葫芦,那就叫鞭

青铜近战武器,几乎清一色都是剑,以60厘米左右居多,偶有加长版,也是以90厘米为限。

通 过握把比例 看长度

这是因为,青铜硬度尚可,而柔韧度很差。刺击没问题,大力劈砍则易断——同理,过长也一样。

兵马俑,很多人参观过。有一个问题很有趣:春秋时代,冶铁技术已经出现;战国时期,更是得到很大的发展。比如,韩国宜阳铁山的铁制兵器享誉群雄。然而——已经大规模使用铁制兵器的六国军队,为什么会被使用青铜武器的秦国击败?

这个问题的答案,隐藏在战场之外。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古代的行军与辎重。

导演脑袋被门夹过:雕个牛头花功夫不说,除了增加负重有毛用?

生活四大需求,首先是衣——对士兵而言,则是甲。无论布甲棉甲纸甲(别被名字骗了)皮甲铁甲,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沉!

冬天,您穿一件军大衣会不会觉得自己笨得跟熊猫有一拼?那……里面再塞上20斤铁片儿如何?别嫌弃,棉甲——这可是很多古代士兵梦寐以求的宝贝啊!还有更好的:铁甲。嗯,听名字就知道,别管札甲环甲还是板甲,那东西更沉!完了?嘿嘿,还有盔呢,要伐?

所以,上图就是扯淡。

孟子曰:穿辣么多怎么可能老汉推车,你踏马的分明是在骗我!别说走山路(那时没有柏油马路),穿上这身铁您走十里平地不虚脱试试看!你以为是个人就能100KG体能啊!

鲁迅 : 哥哥你蹩说了, 都是泪 ……

食,不展开说了,人吃马喂,以前大略算过——那时普通人极度缺乏蛋蛋鸡鸡奶奶肉肉(肉禽蛋奶等优质蛋白哈,别想歪了)啥的!又是高强度体力消耗,全靠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所以每个人吃起来都像一匹马!偏偏还又没有粮食精加工技术,因此,仅仅粮草一项,不用多,一万人,每天能吃掉一座小山!

哦,对了,好像忘了点什么:勺铲瓢盆水桶扁担大铁锅!

哪里都需要背锅的

住呢?

床别想了,直接睡地上吧。

嗯,但还是需要帐篷、被褥。

帐篷需要绳索、绳索需要木桩、木桩需要锤子、锤子需要铁锹、铁锹需要镐头、镐头需要压麻袋、大家一起说我们都需要木匠、木匠说没有铁匠我一个人怎么压麻袋……

都带齐了?

劳驾请问:各位干嘛去?

哦,打仗啊。

用啥打?家伙带了吗?

大刀阔斧长枪短剑闷棍(别笑,真的,戚继光白纸黑字写过)不用说,火药铅弹大铁球带够了么?还有拒马鹿砦铁蒺藜、大盾小盾虎蹲炮、旗帜烟花军令牌……对了,箭别忘了哈!

这么多东西怎么带?

人拉肩扛毕竟有限,畜生力气大。

还有——古代战争,对河流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除了提供大军水源,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运输辎重:再小的船,装的东西也比牛车多。而且,船不吃饭啊,可以极大减轻后勤压力!

突然遇敌呢?

这个可能性有,但不大:因为有预警雷达网——塘骑。

塘骑就是侦察兵,每塘编制5人。

一般大军出发前,会派出24塘,彼此间隔一里。同塘士兵则要确保各人可以相望(差不多100米左右),都携带信炮旗帜,遇敌先用信炮示警(免得后面的家伙只看美女不往你这里瞅),视敌军规模或摇或舞不同颜色旗帜发出预定信号。这样,大军便有了10余公里的情报触角。

这些塘兵都是精锐。如果传递信号后来不及撤回,可就近隐蔽——回营后算一级斩首功!

喂喂,发现敌骑!

除非遇到敌军骑兵主力一下子扑上来——这个概率太小了:敌人也会有差不多同样距离的预警圈。而且,真有这种情况,往往已经接敌,只要脑袋没被驴踢过,将领都会采取警戒行军的方式:部分部队披甲警戒,掩护大军缓慢移动。

一般而言,这个距离,足够备战了。

也有例外。

关于萨尔浒之战,有一种观点:如果刘綎不是过分轻敌,扔下拒马轻装前进,然后两眼一抹黑的一头撞上后金重甲步兵,可能结果会大不一样。

个人以为,这个观点很有道理。

我们说后金铁骑,其实,跟属于骑兵的蒙古人不同,他们应该算重装骑马步兵:其标准作战方式,除了追杀溃卒,都是下马步战。

早期一个牛录额定300人,甲胄的配置通常是二皮一铁,也就是说200人配皮甲,100人有铁甲。皮甲对弓箭有一定防护能力,对刀剑也就是聊胜于无。通常,满洲人冲阵,每个牛录会选50人,套双层铁甲猪突。这种防护力,别说弓箭,就是三眼都不怕。曾有记载,战后脱下铁甲,“抖落铅子升许”!

双层铁甲,对普通刀剑的劈砍也基本可以无视(有个术语叫刺死砍伤,还有句俗语说三刀不如一枪。意思是如果对方披甲,刀砍的伤害力有限——还是单层铁甲),护住头脸要害,其他地方不用管,然后一刀砍回去就行了!但这种重步兵也有怕的:拒马——这身铁太重了,翻不过去啊!在他们使出吃奶的力气跟拒马连推带拽玩命时,长枪扎,或者三眼凑上去对着脸喷,有奇效——等这50人全躺下,对面那个牛录就算崩了。

重装步兵的噩梦

因此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刘綎扔了拒马,大明丢了江山。由此可见,辎重的重要性。

古代行军,战兵大多是便装空手走路,铠甲辎重全部由辅兵队承担。

一旦塘骑回报接敌,将领会根据地形,急行军至就近选择的预定战场,然后下令全军止步披甲备战。辅兵开始忙:一部分匆忙摆设拒马鹿砦,有时间还可以挖几条沟保护侧翼、一部分把武器装备卸车,帮战兵着甲……

一切就绪,等待——砍人或被人砍。

这个以后详细说。

说起古代战争,我们脑海里呈现的画面都是战兵之间的拼杀。其实,辅兵可能作用更大——战兵再厉害,也是局部战斗的胜利,从战略层面来讲,后勤保障能力,才是获胜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辅兵的支持,战兵会立刻失去机动能力:负载、搭帐篷、砍柴、打水、做饭、挖沟、修厕所、建简易营墙……这些活儿让战兵干?还用等敌人打过来么?自己就累趴了。

我们继续看萨尔浒。很多人会说,杨镐是傻13——这么多军队,集中优势兵力一下子全扑过去,踩也把野猪皮踩死了,玩什么分进合击呢?

纸上谈兵。

20万大军,一个月的辎重就是20座山。如果不分兵,没有任何一条道路能够承受这个压力——五一小长假自驾出行的,堵傻了吧?古代有那么宽的高速公路么?而且,散布范围太广,很可能前军已经接敌,后军还在百里开外。

骑兵部队的机动略轻松一些,但也有限。

一般来说,标准的骑兵配置,至少是一人三马:一匹乘马平时代步、一匹驮马背物资装备、一匹战马,打起来骑着砍人或逃命。富裕点的,可以四马、五马。每名骑兵至少应该配一名骑辅兵,割草啥的。

就算是将领,不论官多大,哪怕是提督,战马都需要自己照顾。喂食,遛马,洗澡,都得亲自动手——需要培养感情。有时候,动物比人强:你是个官儿,往往前呼后拥,一个眼神就有人帮你打理好一切——马不懂这个,在它眼里,总兵和辅兵一视同仁:我读书少不懂大道理,谁半夜爬起来喂我谁是好人!平时无所谓,打起来,尤其是逃命时,往树底下跑让树枝把你挂下来、飞跑中一个急刹把你甩出去,都是它在使小性子。

嗯,双方感情出了问题,分手吧。

真的。

汉族军队一般没这么奢侈,一人双马就算豪华配置了。除非必要,行军时为了保持马力,将领往往也是牵马步行。疾驰没问题,很拉风。但往后几天,马需要恢复体能,就需要好好休息了,否则,可能它真的会死给你看——草原狼群围猎野马群时,就是拼体能:始终不紧不慢的逼着马群跑,跟两三天,一定会有自己倒毙的。

以上我们主要讲的是物资,实际上,大军出征,往往还会有很多随军人口,木匠铁匠皮匠等手艺人,郎中,戏班子,算命的大师(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每个将领几乎都有自己的专用算命先生,以后想起来再说——出师,有钱的杀牛祭旗,没钱的杀鸡——最后挨了刀的鸡扑棱着摆出的各种姿势都大有讲究)…有的是自愿的想挣几个钱,有的被胁迫抓过来跟着的。

《 武备 志 》:啥叫 一本正经 胡说八道?我给你打个样!

回到开篇的问题——当然是个人猜测哈。

除了军功制等因素之外,以“锅盔”(类似于囊,有传说是长平之战后秦军连伙夫都损失很大,士兵们把面饼放头盔里烤熟发明的)和酱牛/羊肉为代表的秦军的食物,耐久易保存,只要有水源就能吃饱吃好,极大的减轻了后勤补给压力,从而获得战略层面的巨大优势。

打仗护头、饿了烤饼、平常还能炼神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