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清朝的火器真的很落后吗?别做幼稚“孩子”了,这才是真实的清朝

时间:2021-04-20 16:03:01        来源:

对于一些朝代粉,或者一些对历史一知半解却喜欢指点江山的人来说,他们总会无脑地疯狂地对其不喜欢的朝代尽心尽力去抨击,甚至罔顾真正的历史。但是无论怎样对历史的评判还是要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这是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最基本的素养。

举个例子,因为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如今对于历朝历代的评判中,热度最广的就是明朝,同时最两极分化的大概就是明朝。对于那些明朝的死忠粉来说,明朝哪哪都好,面对列强时态度还刚硬,根本不是之后屡屡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清朝所能媲美。

明朝粉们还有一点经常挂在嘴边,那就是清朝阻碍了中国武器的发展,因为明朝时已经出现了能够令西方社会胆寒的红夷大炮,但到了清朝,却因为统治者们的不作为,面对入侵者的长枪短炮,那些清朝士兵只能通过大刀长矛去应对。

但真相真的就是如此吗?并不。实际上明朝的火器并不是封建社会最强的,反而是在大众眼光中最“瞧不起”的清朝,恰恰是封建社会时期火器的顶峰。

其实在很多关于明朝的历史读物中,对于明朝火器的使用都有很多浓墨重彩的描写,从当初的京城三大营的神机营到死于火炮之下努尔哈赤等,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你真的觉得清朝火器很落后,那你就如同一个“幼稚孩子”一般。

虽然在明朝末年火器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当朝者还是无法认识到火器的先进性,所以并没有特别重视火器的发展;反而是清朝,由于列强入侵,虽然使得神州大陆满目疮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的确是终于打开了对外交流的通道,国外早已先进的火器技术终于传入封闭已久的华夏。

若说“开眼看世界”我们会觉得魏源算得上第一人了,但是早在明朝时期还有另外一位大臣,已经早早认识到火器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竭力主张引进国外火器,并曾让清军吃了大亏,这个人就是徐光启。

早在万历二十一年的时候,徐光启就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在他的认知中,西方火器无论在工艺还是威力上都远远强于明朝的火器,于是他力主从西方进口火器,也正是这批火器使得明朝在与后金作战中曾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在清军入关之后,顺治帝看到了徐光启为引进西方火器而上表的奏折,这让他大为震动,他明白当时纵使徐光启极力主张多多运用火器,但明朝统治者并没有如数采纳。他不由感到一阵庆幸,幸好明朝晚期的统治者对这方面并不重视,不然一旦明朝真的遵从徐光启之意,那么清朝也就不能入主中原。

而在同一时期的后金政权中,关于火器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

建州部刚刚确定割据政权的时候,女真人尚且没有掌握精致的炼铁技术,但他们已经听闻到了这项神奇的存在,因此大力发展,只用了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后金冶金技术已经与明朝基本持平,并且军队的武器持有量也非常可观。

只不过在宁远之战的时候,后金政权面对明政府大炮的压制节节败退,从此开始额外注意大炮的发展,并在天聪初年后时已经掌握了不少火炮的制作方法,其威力与持有量可与明朝火炮相媲美。

后金的军队一方面加大火炮的制作,在明朝地盘上攻略城池,另一方面积极招降明朝将领,那些降将也将明朝处的火炮、弹药带入后金,再一次提高了后金火炮制作技艺的提高,加速了后金火炮的持有数量,为后来的松锦之战中的胜利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在清军入主中原后也没有忘记加强武器装备,尤其是康熙时期。由于康熙帝进行过数次大型战争,战场上离不开大炮这一神威利器的支持,因此他特别注重武器的更新制造,在康熙三十年的时候建立了一支规模近万人的火器营,里面清一色的火器配置,可以代表着清朝的最高战斗力。

火器在清朝到达了鼎盛时期,但是有盛就有衰,在雍正乾隆时期,由于承平日久,没有战事的发生,所以皇帝对于火器的看重也逐渐减轻,对于火器更新技术也长时间的漠视,这才导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的火炮跟西方的火炮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之上,迎来了惨败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