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同样是逼死名将,欧阳修逼死狄青,却为何没人骂他?像骂秦桧那样

时间:2020-05-05 10:15:55        来源: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马靖红

这个世界上许多东西都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非黑即白的事物实在少得可怜。我们用眼睛看见的,用耳朵听到的,甚至是用心用脑去思考过的事情,都不一定是历史的真相。有多少人能够看穿善意的谎言,又有多少人在轻率的判断下忽略事实?

就像欧阳修与狄青一事。表面上看,狄青确实是在被贬以后抑郁而死的,而直接使他被贬的人也确实是欧阳修。不过事情真的这么简单明确吗?若是如此,只怕要有无数人指着鼻子骂欧阳修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那么为什么欧阳修“逼死”狄青,却没有人像骂秦桧那样骂他呢?

被贬陈州

欧阳修先生的名讳大部分人都知晓,而这狄青又是何许人也呢?

狄青出身行伍,早年从军。因着一身武艺还有行军的天赋,一路从底层的普通士兵成了位高权重的枢密副使。狄青这个人,因为英勇又有才华,不仅许多武将文臣赏识他,连皇上都觉得他可堪大用。他于重伤时击退西夏,在恶劣形势下平定侬智高,多次立功,不仅受朝廷重用,在军民间还有很高的声望。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满身的本事和军功是他位极人臣的助力,也成了他日益被皇帝猜忌的根由。

嘉佑元年,京城遭遇了一场大水灾,许多官员和平民的房屋都被淹了,狄青就是其中之一。面对这样的困境,狄青不得不带着妻儿老小去相国寺避一避。可能是相国寺没有多余的厢房,也可能是狄青本人不讲究,他就在佛殿上扎根,住了下来。

谁想到这一小小的举动竟招来了大祸。因为住在佛殿,再加上这之前的“狗生角”等各种异象,便有狄青意欲谋反的言论传了出来。这一言论被越传越广,终于也被皇上听到了。这下可好,本就心里对狄青有疑心的皇帝可算“坐实”了自己的想法。又恰恰碰上皇帝病弱,皇储空悬的局面。

许多文臣都上书请皇上罢免了狄青,比如时任御史中丞的吕景初等,欧阳修也是其中一员。最后,皇上便下了令。狄青就被贬谪到陈州,不到一年,他便因忧思过重,魂归地府了。

这样一看,欧阳修在狄青去世一事上也是间接“出了力”的,是“帮凶”。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惜才爱才

欧阳修先生早年丧父,在母亲和叔叔的教导下,他凭借自身才华和努力,最终金榜题名,官至高位。而寒门出生的欧阳修先生,对于有才华的人向来是大力提拔的。比如司马光、包拯,再比如苏轼两兄弟等。

欧阳修先生在会考中慧眼识珠,发现了苏轼这个人才;又在皇帝面前举荐被贬职但身有才华的包拯。这些都表明了欧阳修先生是个惜才爱才之人。而面对狄青这样一个将才,他自然不会做“逼死”人家这等坏事。更何况,欧阳修先生可是北宋的主战派,他怎么会逼死一个行军布阵的人才。

笔者始终相信,一个能写出“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人,一个心怀社稷与百姓的人,一个品行高洁的人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的。

表为弹劾,实是保护

欧阳修先生作为一个惜才爱才之人,当然不会眼睁睁看着一个人才因为流言而消失。他弹劾狄青的奏折,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出其对狄青的保护。

比如这一句,“然则青之流言,军士所 喜,亦其不得已而势所使之然”。这句是说狄青被这些士兵拥戴是他自己也不愿意的,只不过是形势所迫。再比如这一句,“而青本武人,不知进退”。看起来是在批评狄青这个人没有轻重,但是实际上是说他这个人是粗人,希望皇上不要和他一般见识,原谅一下他。

表面上处处说狄青的不是,但实际上是通过贬低狄青来维护他。这种方法,欧阳修也用来保全过包拯。当时包拯毫不犹豫接任三使司的事为朝人所不喜,觉得他一点也不谦虚,纷纷上奏弹劾他。为了维护包拯的名声,欧阳修也“弹劾”了包拯,借着批评他的名义,让皇上包容他一二。在狄青一事上,也是如此。

虽然狄青被贬谪以后抑郁而终,但这是他自身思虑过多,加上严峻的形势所致,实在怪不到欧阳修头上。欧阳修明贬实维护的做法无疑是明智的,不仅不让皇上动怒,也达到了目的。对于这样一个惜才爱才,品行高洁之人,怎么会有人像骂秦桧一样指责他呢。不过可惜的是,狄青最终还是没有熬过这一关。(期待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袁史”)

参考文献:“欧阳修忠君误国”辩,陆志成,李兴武,江淮论坛,2007,06,154-159.

百科词条“狄青”、“欧阳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