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孙中山曾经向清朝上书,李鸿章:“这样年轻的医生,也懂治国?”

时间:2020-05-02 20:07:08        来源:

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不过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孙中山并没有革命的想法,他和康有为、梁启超一样是维新派人士。1894年1月,孙中山写下了《上李鸿章书》,文章长达8000多字。在文章中,孙中山提出了自己“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四大建议。

孙中山

1894年的6月,他通过关系找到了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盛宣怀在读了文章后,认为孙中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带着他去见李鸿章。当时李鸿章忙于备战中日战争,又见孙中山年轻,于是就忽视了他。李鸿章说:“这样年轻的医生,也懂治国?真是天大的笑话!”。虽然盛宣怀多次推荐,但是李鸿章没有接见孙中山。

李鸿章

在《上李鸿章书》中,孙中山首先提出了建设学堂,以培养人才。孙中山的人才观已经和传统不同,他认为只要有一技之长都是人才,都需要受到重视。传统则认为熟读四书五经的才算人才。孙中山提出“故为文官者,其途必由仕学院,为武官者,其途必由武学堂,若其他,文学渊博者为士师,农学熟悉者为农长,工程达练者为监工,商情谙习者为商董,皆就少年所学而任其职。”重要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才能做到“人能尽其才”。

京师同文馆

在第二部分中,孙中山论述了他的“地能尽其利”的思想。该部分的核心是农业,包括兴修水利工程,规划农业生产,设置农官等。比较独到的是孙中山主张推行了农业机械化,用机器来取代人力劳动,效仿西方国家的大农业。当时中国机器制造业还十分落后,孙中山认为在西方国家大力购买机器,以发展自己。孙中山看到了农业是生民之本,只有解决了农业问题,才能缓和清朝后期的社会矛盾,有利于其他领域的改革。

晚清的农民

第三部分是“物能尽其用”。孙中山认为,大自然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传统落后的方式无法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因此,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方国家,大规模采取机器生产,进行了物理、化学等科技研究,这样才能使得物尽其用。孙中山物尽其用的思想就是维新派发展工业的思想,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已经开始推行,然而由于清朝中央没有统一的政策,使得洋务运动的进程十分缓慢。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中国只有100多家近代工厂,而日本却已经拥有了4000多家。

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

第四部分就是“货能畅其流”。孙中山指出了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主张推行重商主义,废除国内各省之间的关税,使得商品流通畅通无阻。他提出大力发展铁路、轮船等近代化的交通,以加速工商业的发展。发展工商业不仅可以富民,还能够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实业救国

孙中山也对清朝自洋务运动以来30年的成就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说“育人才则有同文、方言各馆,水师、武备诸学堂;裕财源则辟煤金之矿,立纺织制造之局;兴商务则招商轮船、开平铁路,已后先辉映矣。”但是中国的国力还是无法和西方抗衡。孙中山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中国没有一个统筹全局的计划,导致这些发展都是零星的。他又说道日本学习西方就是天皇统筹全国,全面推行,因而全国能够雷厉风行地推行维新,使得国家迅速崛起。

甲午海战

最后,他又提到农业问题。孙中山认为中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农业问题,由于人口多,导致人均土地少,因此民生艰难,社会不稳定。他提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必须要学习西方解决农业问题。中国学习西方30多年以来,在教育、工商业、政治上都有所进步,但是偏偏忽略了最基本的农业,这是孙中山认为的另外一个大的不足。

兴中会成员

可以看出,孙中山当时的思想具有明显的维新色彩。但是由于李鸿章拒绝接见孙中山,使得孙中山报国无门,从此对清朝失去了信心。就在这一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开始和清朝决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后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国民大革命,成为了中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成为了20世纪中国的几大伟人之一。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