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档案]布列松288张经典作品,尽述摄影大师的传奇一生

时间:2020-05-01 20:40:57        来源:

本文图片较多,建议朋友们Wifi下观看

· 布列松的朋友圈 ·

· 美术圈 ·

法国画家 | 马蒂斯与布列松 by Hélène Adan | 1944

法国画家 | 马蒂斯手中的鸽子 | 1944

法国画家 | 马蒂斯与模特 | 1944

西班牙画家 | 毕加索 | 1960

西班牙画家 | 毕加索在陶艺工作室 | 1953

西班牙画家 | 毕加索在卧室 | 1944

瑞士雕塑家 | 贾科梅蒂 | 1961

瑞士雕塑家 | 贾科梅蒂 | 1961

瑞士雕塑家 | 贾科梅蒂与妻子安妮特 | 1946

瑞士雕塑家 | 贾科梅蒂在雨中 | 1961

俄裔法国画家 | 夏加尔 | 1964

法国画家 | 博纳尔 | 1944

法国画家 | 博纳尔 | 1944

法国画家 | 博纳尔 | 1944

西班牙画家、雕塑家 | 米罗 | 1953

米罗在工作室 | 1972

米罗在工作室 | 1972

法国建筑师画家、雕塑家 | 柯布西耶 | 1952

法国美籍画家 | 杜尚 | 1968

杜尚(左)和美国画家、摄影师曼雷(右)在下棋 | 1968

杜尚(左)和美国画家、摄影师曼雷(右)在下棋 | 1968

美国现代主义艺术家 | 曼雷 | 1969

美国艺术家 | 劳森伯格 | 1968

美国艺术家 | 劳森伯格(左)和布莱斯·马登(右) | 1968

英国画家 | 弗朗西斯·培根 | 1952

英国雕塑家 | 芭芭拉·赫普沃斯 | 1971

英国画家 | 卢西安·弗洛伊德 | 1997

英国画家 | 卢西安·弗洛伊德 | 1997

· 演艺圈 ·

美国演员 | 玛丽莲·梦露 | 1950

美国演员 | 玛丽莲·梦露 | 1961

美国演员 | 玛丽莲·梦露 | 1961

美国演员 | 玛丽莲·梦露 | 1961

美国演员 | 玛丽莲·梦露 | 1961

英国演员 | 鲍里斯·卡洛夫 | 1934

法国演员 | 伊莎贝尔·于佩尔 | 1994

法国喜剧演员、导演 | 雅克·塔蒂 | 1958

法国演员 | 埃拉尔迪 | 1987

·时尚圈·

法国服装设计师 | 可可·香奈儿 | 1964

法国时装设计师 | 迪奥 | 1945

西班牙设计师 | 巴朗斯加(巴黎世家) | 1958

法国服装设计师 | 朗雯(Lanvin) | 1945

法国超模 | 贝蒂娜·格拉齐亚尼 | 1951

· 政治圈 ·

时任美国总检察长 | 罗伯特·肯尼迪与儿子 | 1962

英国 | 温莎公爵夫妇在家中 | 1951

古巴革命家 | 切·格瓦拉 | 1963

古巴革命家 | 卡斯特罗 | 1963

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领袖 | 马丁·路德·金 | 1961

印度政治家 | 英迪拉·甘地 | 1966年

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 | 圣雄甘地 | 1948

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 | 甘地在遇刺前的最后一小时 | 1948

·人文圈·

法国作家 | 西蒙娜·德·波伏娃 | 1946

法国哲学家、作家 | 萨特 | 1968

法国哲学家、作家 | 萨特 | 1946

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 | 加缪 | 1947

瑞士心理学家 | 荣格 | 1961

智利诗人 | 聂鲁达 | 1971

法国作家、剧评家 | 莱奥托 | 1952

美国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 | 福克纳 | 1947

法国作家 | 科莱特(前)和她的女佣(后) | 1952

法国作家、诗人 | 安德烈·布勒东 | 1961

美国诗人、文学家 | 艾兹拉·庞德 | 1971

美国作家 | 卡森·麦卡勒斯 | 1946

法国诗人、散文家 | 伊夫·博纳富瓦和他的女儿 | 1980

· 音乐圈 ·

美国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 | 玛丽亚·卡拉斯(右一) | 1969

俄国作曲家 |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 1947

法国歌手 | 琵雅芙 | 1946

法国歌手 | 穆斯塔基 | 1970

美国爵士乐手 | 乔和他的妻子 | 1935

犹太裔法国作曲家 | 达律斯·米约 | 1947

· 舞蹈圈 ·

俄罗斯编舞家、纽约市芭蕾舞团联合创始人 | 巴兰钦 | 1959

俄罗斯编舞家、纽约市芭蕾舞团联合创始人 | 巴兰钦 | 1959

纽约市芭蕾舞团联合创始人 | 柯尔斯坦 | 1959

· 布列松 ·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 1908.8.22-2004.8.3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是法国著名的摄影家,年少时学习绘画,1930年开始加入摄影创作,1931年广泛游历各地,作品也开始在报纸、杂志、书籍上陆续发表。

  

布列松的第一部莱卡相机

  布列松偏爱黑白摄影,喜爱莱卡135旁轴相机与50mm标准镜头,反对裁剪照片与使用闪光灯,认为不应干涉现场光线,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

  

马格南图片社logo

  他同时也是知名的马格南图片社创办者。他的“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影响了无数后继的摄影人。

  

《决定性的时刻》 | 1952年美国版

· 传奇人生 ·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出生于法国巴黎近郊的Chanteloup-en-Brie。他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老大。父亲是个较为富裕的纺织厂主,母亲的家族经营着棉花经销的生意,并且是诺曼底地区的地主。宽松的家庭环境提供了他比同龄人更多的便利,资金的支持培养了他在摄影上的兴趣。布列松形容他的家庭是个 “socialist Catholics”(社会主义天主教家庭)。童年的布列松进入了巴黎的École Fénelon教会学校。经过了一番并不成功的音乐学习后,他的画家叔父路易斯(Louis)开始教小布勒松学习油画。但学习很快由于当路易斯在一战中去世而告停。

  

安德烈·洛特在洛特学院上课

摄影:罗伯特·杜瓦诺 | 1944

  1927年,19岁的布勒松进入了一所私立艺术学校—洛特学院(立体主义艺术家安德烈·洛特在巴黎的工作室)。

  

安德烈·洛特 | 1885.7.5-1962.1.24

摄影师不详 | 拍摄时间不详

法国雕刻家、画家

同时也是有影响的艺术教育家和作家

  1928到1929年,布列松进入剑桥学习英国艺术和文学。1930年,布列松进入巴黎近郊的Le Bourget基地开始服兵役。第二年前往法属殖民地科特迪瓦。在非洲的岁月使他一度患病,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布列松携带了一部小型照相机,但也只有7张照片保存了下来。

  1931年回到法国马赛后,布列松的健康状况逐渐好转并恢复。在此期间,他被匈牙利摄影师马丁·芒卡西(Martin Munkácsi)在1930年所拍摄的作品所吸引,照片拍摄了3个赤身非洲男孩的跑入坦噶尼喀湖的情景。

  

坦噶尼喀湖的三个男孩 | 芒卡西 | 1930

  同时,在马赛期间,布列松也获得了人生第一部50mm镜头的莱卡相机,并在此后陪伴他多年。

  此后他马不停蹄地前往柏林、布鲁塞尔、华沙、布拉格、布达佩斯和马德里。1932年,他的第一次摄影展在纽约Julien Levy Gallery展出。随后在马德里Ateneo俱乐部展出。

  

布列松 | 摄影:乔治·霍宁根 | 1933

  1934年他与Manuel Álvarez Bravo共同举办了一次展出。然而,在早期布列松的作品中,有关他的祖国—法国的内容却并不多见,直到多年后才渐渐呈现。

  1934 年,布列松与波兰裔摄影师大卫·西蒙相识,通过西蒙,又结识了匈牙利裔摄影师罗伯特·卡帕。

  

大卫·西蒙 | 摄影:艾略特·厄韦特

  

罗伯特·卡帕 | 摄影:鲁斯·奥克金

  

布列松 | 摄影:乔治·普拉特·莱恩斯 | 1935

  二战期间,布列松在德国战俘营中度过了35个月。经过3次尝试后,他逃了出来,抵达巴黎并加入了地下抵抗组织。

  

战俘营里的布列松 | 1942

  1943年,布列松挖出了那部他所钟爱的莱卡相机(之前被他埋在孚日省的一块农田里)。1945年他为美国当局导演了纪录片《回归》Le Retour (The Return),庆祝法国的解放。

  1947年春,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大卫·西蒙、乔治·罗杰共同组建了马格南图片社。按照卡帕的构想,图片社是一个由摄影师的成员共同构建的一个合作型组织。

  

乔治·罗杰 | 图片来源:Time Life Pictures

  布列松在战后的1948年前往印度拍摄甘地葬礼,以及在此后1949年前往政权更替的中国从事的摄影纪实,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1949年,他分别在国民党统治大陆最后的6个月和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的6个月内从事了大量拍摄活动,在北京记录下了最后一批太监的影像,并见证了北京新政权的建立。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

  此后布列松又前往荷属东印度,拍摄纪录了印尼的独立。最终,布列松的摄影之路引领着他游历了世界—墨西哥、加拿大、美国、印度、日本等诸多国家和地区。1954年苏联领袖斯大林逝世后,他成为第一个被允许进入苏联的西方摄影记者。1955年,布列松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人影展。

  

莫斯科红场 | 1954

  1967年,布列松与前妻Ratna “Elie”离婚,1970年与比他小30岁的女摄影师马丁·弗兰克(Martine Franck)结婚,1972年5月,他们的女儿梅拉尼(Mélanie)诞生。

布列松第二任妻子马丁·弗兰克 | 1972

布列松一家 | 摄影:马克·吕布 | 1973

梅拉尼 | 1978

  1970年代,布列松逐渐退出职业摄影行业,1975后就鲜有他的摄影作品出现。相反的他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个人绘画中。

  

布列松和马丁·弗兰克 | 摄影:安德烈·柯特兹 | 1980

  据布列松所称,他将自己的相机珍藏在家中,几乎不再使用。1975年,他在纽约Carlton Gallery 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画展。

  

布列松的绘画作品

  2004年8月3日,布列松在法国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的Montjustin去世,死因没有对外公布。

  

布列松和母亲的像 | 摄影:马丁·弗兰克 | 2002

  他被葬在Montjustin的一处公墓中。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布列松逝世后,称他是“法国一位天才的摄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师、在他那代人中最具天赋并深受世人尊敬的艺术家之一”

  

《决定性瞬间》刊载作品

  1952年,布列松的著作 《决定性瞬间》(法语:Images à la sauvette/英语:The Decisive Moment)出版。法语版Images à la Sauvette,大意为“图像进行时(images on the run)”或是“攫取的图像(stolen images)”,名称由布列松本人所敬仰的希腊裔法国出版家Tériade所取。英文名“决定性瞬间”则由Simon & Schuster出版社的迪克·西蒙(Dick Simon)所取。

《决定性瞬间》刊载作品

  “摄影与绘画不同”,布列松在1957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 “拍摄的那一秒是个充满创造力的瞬间,你所构建和表达的是生活本身所提供给你的,并且你必须凭直觉判断何时按下快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便是摄影师所创作的,哦......是的,就是那一瞬!一旦你错过,它将不复存在。”

· 布列松经典 ·

  布列松作为大师级别的摄影家,成名作代表作自然数不胜数,编辑就讲几张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代表作中的代表作。

  这张照片是布列松抓拍艺术中代表性名作。在前景中跳跃的男子,其身影恰好跟背后招贴广告中跳跃女郎相似,一前一后,互相呼应,相应成趣。这个拍摄瞬间,也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决定性的瞬间”。

  

  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表现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的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他从来不去干涉他的拍摄对象。

  

  在东西柏林交界处,布列松抓到了这样一个发人遐想、引人深思的镜头。双手持拐而行的残疾者,暗示出以前发生过的战争;荷枪的卫兵,又反映出了持续着的对立。再加上阴雨天气的灰暗影调,使得画面有一种低沉的气氛。布列松经常强调观察,他说:“重要的是观察。摄影,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敏捷的表现出最重要的部分。”

  

  布列松的作品中风景少见,这张1956年拍摄的具有“梦幻伊甸园”之称的德国吕德斯海姆的雪景,呈现出特有的版画效果,充满了意趣。

· 布列松看中国 ·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布列松来到中国,适逢国民政府撤离大陆,退守台湾,布列松在中国的二年里,拍下了不少珍贵的史料照片。

  

  这张照片摄于四十年代的上海。剧烈的通货膨胀使百姓手中的纸币几乎成为废纸。为此人们疯狂地挤在银行门口,企图兑换一点较可靠的黄金。上海人称之为“轧金子”。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折,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著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像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1948-1949

  1954年布列松拍下了中国某个普通工厂的工人,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新的中国正在恢复生产,准备重新站起来。

  

  然而1958年布列松再次来到中国的时候,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叫“大跃进”的运动,刚刚起步的中国工农业开始走上了歧路。

· 布列松在苏联 ·

  不知道是不是和布列松自称的“社会主义天主教”家庭出身有关,他仿佛对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感兴趣,除了当时的中国之外,苏联也是他重要的一站。1954年和1972年到1973年,他两次访问苏联,记录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真实情况。

1954年

  

1972年-1973年

· 布列松游世界 ·

  作为自由摄影师的布列松游历世界各地,在他的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乃至当时的时代背景。

比利时布鲁塞尔 | 1932

法国马赛 | 1932

法国塞纳河畔 | 1936

法国凡尔赛宫 | 1938

美国芝加哥 | 1946

美国纽约 | 1946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 1947

美国新奥尔良 | 1947

美国维克斯堡 | 1947

美国新奥尔良 | 1947

克什米尔地区 | 1948

埃及开罗 | 1950

英国伦敦 | 1951

英国伦敦 | 1951

意大利罗马 | 1951

意大利巴西利卡塔 | 1951

法国巴黎 | 1952

爱尔兰 | 1952

爱尔兰科珀斯克里斯蒂游行 | 1952

法国巴黎巴士底狱广场 | 1952.7.14

希腊比雷埃夫斯 | 1953

法国巴黎“Fanni”旅行马戏团 | 1953

意大利威尼斯 | 1953

法国法兰西岛 | 1955

英国伦敦联交所 | 1955

法国巴黎 | 1955

法国巴黎 | 1955

荷兰鹿特丹 | 1956

法国鲁昂 | 1956

德国莱茵河 | 1956

法国罗讷河畔图尔农 | 1959

美国纽约列克星敦大道线 | 1959

英国伦敦 | 1959

法国巴黎花神咖啡馆 | 1959

西德慕尼黑啤酒节 | 1961

西德拜仁阿沙芬堡 | 1962

东德柏林墙 | 1962

古巴 | 1963

墨西哥城 | 1963

意大利撒丁岛 | 1963

美国曼哈顿现代艺术馆 | 1963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 1965

日本 | 1965

日本东京日比谷区 | 1965

印度艾哈迈达巴德 | 1966

印度艾哈迈达巴德风筝节 | 1966

瑞士苏黎世 | 1966

印度大壶节 | 1966

法国科西嘉岛地中海俱乐部 | 1969

法国巴黎利普啤酒屋 | 1969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 1969

法国巴黎协和广场 | 1969

年轻人在法国圣米歇尔 | 1971

意大利巴勒莫市政厅 | 1971

法国工厂罢工 | 1973

法国巴黎卢浮宫 | 1975

法国巴黎杜乐丽花园 | 1976

· 布列松爱孩子 ·

  布列松的作品以抓拍的人物为主,而抓拍人物中又以孩子居多,也许和布列松本身喜欢孩子有关系吧?

· 布列松拍恋人 ·

  其实不同国家的恋人表达的方式各有差异,有奔放的,有含蓄的,布列松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了一切,透过恋爱的行为方式把各国的文化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限于时间的关系,编辑来不及把所有图片进行标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发送单图到后台进行垂询,编辑尽可能抽空答复。

· 新闻 ·

  作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布列松的一些作品有着明显的新闻图片特征,对其时发生的事件进行了客观记录。

1937年英王乔治六世加冕

1968年巴黎骚乱

· 其他 ·

  

你的前一万张照片一定是最糟糕的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编者:jun 由艺术星球整理

☆ ☆ ☆ ☆ ☆

文艺是你内心的生活态度

摄影·诗歌·艺术·电影·音乐 | 微信·zzw-1028

摄影与诗歌编辑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