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严重缺乏将帅,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间:2020-04-20 21:30:57        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苏联早已经通过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为了工业化国家。体制优势下,苏联避开了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综合国力稳步上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综合力量第二大国。

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苏联拥有数百万的军队和世界上第二强大的军事工业。苏军秉承了伏龙芝生前提出的的“常备军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国防体制,虽然常规军队人数与德军的600万相差无几,但是常年经受军事训练的苏联民兵人数却高达2000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考虑到当时美国虽然工业最发达,陆军总数却不足20万,因此苏联实际上才是陆军实力最强的国家。

然而,当1941年6月22日,德军向波兰境内的苏军发起突然袭击的时候,200万苏军却迅速崩溃,而且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苏联革命发源地列宁格勒岌岌可危,并且痛失东欧粮仓乌克兰首都基辅还损失了65万大军,就连首都莫斯科也进入了德军的大炮射程之内,除了最高领袖坚持留下之外,行政机构和军事指挥部全部被迁移的了苏联城市古比雪夫市。从这个角度看,苏德战争前三个月,苏联败仗不断,而且已经实际完成了迁都。

坐拥400--600万正规军队,2000万民兵,傲视欧亚的发达军工业,苏军为什么在前三个月里遭到了如此惨败?表面上看,德军利用装甲兵优势,突然发动的战争让苏联军队措不及手,高机动性使得德国机械化军能够不断的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苏军跟不上步伐,因此德军虽然在总体上兵力处于劣势,却总能够在局部形成优势。这些,是苏联军队在初期失败的技术上的原因。

不过闪电战创始人德军大将古德里安回忆录《闪击英雄》中曾经提到过,他的战术理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1933年他在苏联的一次学习。当时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强大6支的机械化军,形成的军事理念是能够随时利用机械化军的高机动性在庞大纵深的国土上进行快速转移,从而实现大纵深防御理念。而这一理念,是当时的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继承和发展了伏龙芝等人的军事理念,这些深深影响了古德里安。

我们从本质出发,显然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思想只是把苏联的大纵深防御理念进行了一些修改,把防御改为了进攻,其他的思想基本没变。

既然苏联的大纵深防御理论是德军闪电战理论的鼻祖,为什么德军进攻到来的前三个月,苏军会毫无防御力。最终依靠莫斯科数十万妇孺提前堆积起来的战壕和反坦克沟以及上百万勇敢而年轻的生命才遏制住了德军闪电战,显然苏联军队如果能够反应的更加及时和强势,苏联的损失将会小的多,整个卫国战争也不会损失2680万人,而且会远远小于这个数字。

其实德军闪电战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苏联放弃了原本的大纵深防御理论。根据《朱可夫传》中所述,图哈切夫斯基死后,苏联打造机械化军的思想被逐渐抛弃,6个机械化军的规模苏联在1933年就已经具备了,德军直到1940年进攻法国的时候才达到这个水平,但是1938年苏联却将6个机械化军自己削减成了6个机械化营,从属于步兵师。苏联军队的思路转型和退步,重新重视骑兵。

这些错误的路线,都是因为1938年以后苏联开始缺乏优秀将领导致的。而且1941年6月之前的元帅们,例如铁木辛哥元帅、伏罗希洛夫元帅,几乎在整个苏德战争中前期没有赢过一次战争。那么,之前那些优秀的将领是怎么死掉的呢?

1961年,苏联的一次会议上,主政的赫氏在闭幕词中提到:

30年代有一次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得到了一份机密文件,并把这份文件交给了苏联最高统帅部。这份文件中显示,乌克兰军区司令亚基尔以及当时的第一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等人已经被盖世太保收买,成为了德国间谍。

30年代的国际形势非常危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没有签订,反倒是德国和日本首先结盟,英法心心念念德军会首先进攻苏联。为了保证国家的绝对安全,苏联方面中了德国的奸计,除掉了这些优秀的指挥员。德国的这次反间计对苏联的伤害是巨大和长远的,这份受害名单中还有:

坦克设计师扎斯拉夫斯基、无后坐力炮发明者库尔切夫斯基、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第一批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者火箭科学研究所所长克列伊梅诺夫、喀秋莎火箭的发明者朗格马克、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科罗廖福、实用矿物学创始人费多罗夫斯基等人。他们中甚至有些人对全人类都将发挥巨大作用,所幸因为危害不大只是被关起来了。

而最初提供这份名单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根本目的还是希望苏联能够帮助抵御德国吞并苏台德和自己的整个国家。他却不知道,自己提供的这份情报却是德国故意给他的,而这份情报也给苏联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二战结束后,贝奈斯后半生始终在无奈中度过,1948年因为眼睁睁的看着苏联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主动辞去总统职位,并在当年忧愤而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