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热点 > 正文

基层理论课堂上,他们是如何化解自己的“票房危机”?

时间:2020-04-14 10:03:55        来源:国防部网站

用战士看得见的事,解战士心里的结

“理论之于青春,犹如阳光之于花朵。”如今,距离姜雨池首次登上理论课讲台已经过去1年多了,可不少战友仍然记得当时她讲的这句话。

姜雨池,“95后”,喜欢刷抖音、看直播,主持、演讲、舞蹈样样精通。每逢旅里组织文艺晚会,舞台上必定有她的身影。

但没有人想到,上等兵姜雨池竟然会转型成为一名理论骨干,走上讲台给大家讲理论课。

从文艺骨干到理论骨干,是什么促成了姜雨池的这种转变?

那天,全营组织理论学习体会交流,姜雨池被点名上台发言。在演出舞台上挥洒自如的她,站上讲台时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尴尬。硬着头皮说了几句,战友哑然失笑的反应让她顿时脸红。

随后,理论骨干张怀亮上台,情况完全不同,台下掌声阵阵。

“同样的讲理论,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活动结束后,好强的她找来当天的交流视频观看,很快找到了原因:张怀亮所讲的理论体会与战友们的实际工作紧紧相融。正是这种相融,才让理论内在的力量得到充分释放,引发大家强烈共鸣。

由此,姜雨池认识到了理论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随后,她主动申请报名参加了旅里理论骨干队伍。

但她没有想到,不久自己就受领了任务——为全旅官兵讲课。

“文艺骨干也能讲理论课?”对这件事,其他官兵心里揣着问号,姜雨池自己一开始心里也没底。

但旅里领导们看得很清楚,基层理论宣讲需要更多的“播火者”,必须鼓励战士大胆参与其中。姜雨池如果能成功“跨界”,本身就是一种“唤醒”。

一番精心准备,上等兵姜雨池站上了理论课的讲台。不一样的“舞台”,同样的“观众”,同样热烈的掌声,让姜雨池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成就感。

“学理论讲理论,让我成长,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姜雨池这样说。而通过此事“遇见更好自己”的,不只是姜雨池。

“要点燃官兵的兴趣,就要讲战士听得懂的话,讲战士渴望弄懂的道理,用战士看得见的事,解战士心里的结。”这是杨嘉乐从姜雨池的首战告捷中得到的体会。

以前,身为理论骨干的杨嘉乐为一名年轻的战友“操碎了心”。无论你说什么,他好像从不往心里去,写心得和发言依葫芦画瓢、东拼西凑,应付了事。

后来,杨嘉乐尝试着把“强军大道理”转化成一个个“身边小故事”……结果,这名年轻战友渐渐地改变了以前的消极思想,对人生充满了希望。“理论教育能唤醒和点燃消沉的人。”杨嘉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