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热点 > 正文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张鹏飞:交一份不扣分的答卷

时间:2020-04-09 00:02:05        来源:国防部网站

交一份不扣分的答卷

---火神山医院勤务保障大队消杀分队分队长张鹏飞

■赵小东 王均波 权东

“01,我是02,我已到达指定位置。”

“01,我是03,我已做好消杀准备。”

……

战“疫”中的每个早晨,都是二级军士长、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分队长张鹏飞最为忙碌的时刻,他要快速安排队员进入战位。

火神山,一个用高科技、智能化技术打造出来的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新高地,大家用智能清扫机器人、履带式防疫消杀机器人、猛士卫生防疫车和人工喷雾器等装备,守护数万平方米营区和病区的安全,用行动书写一份不扣分的答卷。

张鹏飞在部署工作。

2月26日,智能消杀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图为张鹏飞在操控机器人对医疗走廊消毒作业。王皓宇 摄

“每次洗消,都是对战友的负责”

“所有门把手、传递窗……按照流程,由前至后、由上至下,再人工擦拭消毒一次。”

“队长,咱们的智能消杀机器人,已经全覆盖洗消了一遍,怎么还要人工洗消?”

“机器人很先进,洗消也是全覆盖,但这些部位是医务人员经常触碰的地方,更是病毒容易残留的部位,我们多洗消一遍,他们受感染的风险就会降低一分,确保万无一失。”

中午时分,经历一上午洗消作业的张鹏飞,已经非常疲惫,但他仍然带着队员邢录震将3条分别有200余米长的医务人员通道手工洗消一遍,才放心地走出医疗区,脱下防护服,快速跑到就餐点随便扒拉几口已经凉透的午饭。

“多洗消一遍,对我们来说只是付出一点辛苦,但万一有病毒残留,那就会威胁到战友的生命。”张鹏飞反复提醒队员。邢录震渐渐明白队长为什么总爱“鸡蛋里挑骨头”,原来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给战友带来感染风险、威胁生命。

医院感染控制科医师李顺飞指着医务通道说:“这条南北走向的医务通道有210米长,还有东西走向医务通道上下两层加起来得有400多米长,是所有医务人员出入病区的唯一通道,环境洗消极其重要。”

“医生确保‘打胜仗’,我们确保‘零感染’。”张鹏飞带领队员每天都要对医务通道,进行2次以上卫生清理和洗消作业。不完全统计,每消杀一次,身上的消杀设备手臂上下挥动摇摆的次数都在2600次以上,体力消耗不亚于跑一次10公里。

张鹏飞在洗消医务通道。

队员卢金介绍,队长每次都要求我们利用智能清扫机器对医务通道进行2至3遍的清洗打扫,再拿着带消毒水的拖把一点点拖干净,达到清洁光亮,对门把手、开关、传递窗等容易污染部位,还要进行擦拭消毒,为的就是给医务人员多一份安全保障。

记者跟随采访发现,张鹏飞和队员们对医务通道累计清扫和消杀280余次,累计消杀量达120万立方米以上。

“感控工作只有100分和0分,认真做好一万次,哪怕一次疏忽,所有努力都将白费,医院的感控成绩就成0分。”医院领导这样比喻张鹏飞负责的洗消工作的重要性。

“每次冲锋,都是对部属的爱护”

张鹏飞在组织培训。

“压线打点、从上至下、从左至右,Z字交替……”每次进入红区前,干过3年防化兵的张鹏飞都会不厌其烦地提醒队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组织消杀,因为他深知病毒的厉害。

火神山医院组建之初,医院领导发现张鹏飞曾在防化、炮兵、侦察等11个岗位工作,又参加过多次维和、阅兵和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还担任过教练班长、代理排长、军事教员和士官参谋等职务,便任命他为洗消分队分队长。

张鹏飞上任后,却发现分给自己的队员中唯独没有洗消专业的,甚至有的队员连洗消专业都没听说过。

疫情就是命令。为了尽快展开洗消工作,更要确保部属安全,张鹏飞发挥自己当过防化兵和军事教员的优势,连夜展开培训,手把手教大家洗消作业流程、消毒剂配制和个人防护,很快就把一群“门外汉”训练成勇战疫魔的洗消员。

针对看不见的敌人,张鹏飞将负责的区域划分为1个洗消站、2个消杀岗、3个消杀区、21个洗消点,再把自己和9名队员编成5个战“疫”小组,轮流到红区、黄区和绿区战斗,每天对300余台车、1000余人次进行严格洗消。

张鹏飞在控制全地形洗消设备。

张鹏飞与疾控专家交流医疗垃圾消毒作业注意事项 。王皓宇 摄

医务部助理员曲晨龙介绍,大部分人都知道医务人员治病救人,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洗消分队存在,而且是医院感控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经过严格洗消,病人才能进入病房。

队员胡亚舜感慨道:“一层又一层的防护,虽然让我透不过来气,也经常为了洗消作业加班至凌晨,累得直不起腰来,但看到病人康复出院的那一刻,发现我们洗消员也为他们战胜病毒出过力,感觉一切都值了。”

实践证明,张鹏飞没有辜负组织重托,每次受领任务后,他都冲在最前面,站在最危险的位置,带头近距离洗消确诊新冠肺炎病人,带头洗消接送病人的救护车,带头洗消太平间角角落落……用行动带领和鼓舞着队员一次又一次冲锋,把病人体外的疫魔消灭在无形之中。

“穿戴防护服进‘红区’,真的很不适应,护目镜上的雾气让我束手无策,只能憋住气少呼吸,以此减少雾气。记得第一次面对确诊病人,我握着喷壶开关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大脑一片空白,幸好队长在旁边指导我,不仅没有批评我,还一直在安慰鼓励我。”护理专业出身的汤文泽谈及自己“第一次洗消经历”时说,“跟着队长,我逐渐变得强大,共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洗消任务,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队员穆卫健说:“一个多月的战‘疫’收获很多,从刚开始恐惧害怕不适应,到现在都敢独自去太平间消毒。”作为战士,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哪怕刀山火海都要勇往直前。

张鹏飞在请战书中写道:疫情袭来,请组织批准我到一线去战斗,我要用行动践行入党、入伍的初心与誓言。

“每个动作,都是对生命的敬畏”

张鹏飞手握消杀设备操作器。

“洗消组,我是指挥组,今天要收治病人421名,请把车辆和人员洗消后依令引导到各病区”。“明白,保证完成任务!”接受命令后,张鹏飞分配好兵力,自己率先背上30公斤重的消杀设备,率先冲进了接收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通道。

队员陈小龙告诉记者,洗消工作,听着感觉很轻松,就是个喷洒消毒剂的工作,但唯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感受到其中的艰辛。2月10日那天,医院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人421人,洗消分队全体队员都铆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那天我们洗消分队一直战斗到下半夜2点,才把最后一批病人接收完毕,筑起了一道看不见的坚固长城。

“大家都知道红区病房里的热,有谁知道红色洗消区的冷!那天天气不是太好,一大早队长带着我们在红区来回奔波,衣服很快湿透了,防护服、隔离衣一点也不保暖,一阵风吹来大家就哆嗦,病人一波接着一波转运过来,想回房间暖一暖都不行,来不及。”“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一直洗消到凌晨,站的腿都软了,每个人肩膀上都是紫色的印迹,回宿舍队长给我们每人都打了一大壶热水,实在是又凉又渴。”每次谈及那次接收病人的情形,陈小龙和其他几位队员都是记忆深刻。

3月8日,张鹏飞正在洗消作业,救护车上抬下一位80多岁的满头银发的老人,不断咳嗽引起了胸部剧烈起伏,眼神中流露出无助的眼光。张鹏飞耐心细致地为他洗消,还冒着被近距离接触感染的风险,上前去安慰道“您到了咱们解放军的医院,就安心养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十几天后,老人康复出院的时候,满含泪水向医务人员致谢,他突然指着正为出院病人洗消的张鹏飞说:“这个名字我记得,刚来的时候,就是你拿着药水给我喷,让我安心到病房接受治疗,不遭人嫌弃,谢谢你!”

站在隔离区外的老人儿女得知情况后,也向张鹏飞深鞠一躬,表示谢意。张鹏飞没想到自己不经意的一次洗消,竟给老人留下如此深刻印象,感到特别自豪。

目送老人与一批批康复病人出院,张鹏飞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想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即将胜利,自己和队员们一定要更加警惕,认认真真洗消每位病人和物品,确保从火神山医院出院的每名康复病人都能健健康康回家。

(图片:车伟 权东 王皓宇 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