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热点 > 正文

一把不起眼的木榔头,敲敲打打出首架国产喷气式战斗机

时间:2020-04-03 10:04:10        来源:国防部网站

陈阿玉:神奇的“榔头”

■杨元超 陈 磊

在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沈飞)航空博览园里,一把长柄尖头、饱经沧桑的木榔头,静静地“躺”在航空工匠展柜里。这把木榔头虽然外形普通,却占据着被诸多奖章、证书簇拥的“C位”,引来不少人的关注。

陈阿玉使用过的木榔头。

木榔头的主人是陈阿玉,国营112厂(沈飞前身)的一名型架钳工,曾参与歼教-1、歼-5、歼-6、歼-7、歼-8等多型战机试制。他不仅是112厂第一个“全国先进生产者”,还获得第二机械工业部东北地区劳动模范、沈阳市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

“木榔头和造飞机有什么关系?”几乎每位参观者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原来,当年陈阿玉就是靠着这把不起眼的木榔头,在敲敲打打中把飞机不同零件巧妙组合起来,破解了多项工艺制造难题,与工友齐心协力,打造出首架国产喷气式战斗机。

当时,在工匠领域,“八级工”代表的是最高等级的技术工人。陈阿玉以高超的技能,被大家誉为“超八级”钳工。

陈阿玉工作照。

“敲”出来的国产战机

这一天注定载入我国航空工业史册——

1956年7月13日,一架漂亮的银白色国产战机,身披红花彩带,在众人的簇拥和欢呼声中,缓缓驶出112厂总装车间大门。

这是我国自主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它的诞生改写了中国不能制造先进战斗机的历史。人群中,两鬓微霜的陈阿玉流下激动的泪水。这位不善言辞的工匠,已经和这架战机朝夕相处了600多天,他熟悉飞机上每一个零件、每一个铆接点。

4年前,也是一个夏日,生于浙江、长于上海的陈阿玉,只身来到沈阳支援国防工业建设。当时的112厂,只有一座解放前的破旧厂房,周围一片荒芜,工人们吃的是粗粮、睡的是土炕。

“困难是暂时的,我们响应号召来到东北,是支援抗美援朝最实际的行动……”当时,陈阿玉35岁,在上海已是业内有名的技术能手,来沈阳工作不仅工资待遇要降低,家庭生活也会受到影响,但想到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支援前线作战,他和工友们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北上的征途。

为志愿军修理战机时,陈阿玉发现,某型零件生产效率很低,无形中延长了战机的维修周期。当时,工厂实行“两班倒”制度,而陈阿玉为了攻克这个难题,下了夜班后继续留在操作台改造模具,一直忙到午后,简单休息几个小时,又继续上夜班。就这样“苦熬”了一个多月,他终于成功改造了一种模具,投入使用后零件成型时间短、精度高,大大缩短了战机维修周期。

1954年10月,航空工业局向112厂下达试制歼-5战机的任务。歼-5采用全金属结构,整机有25万个零部件,制造难度非常大,这对112厂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仅修理飞机还要造飞机!陈阿玉决心迎接这一挑战。为了早日掌握飞机装配技术,已担任型架车间工段主任的陈阿玉主动报名参加技术班和业余工学院学习,和青年工友们一起加班加点学知识、练手艺,仅用3个月就掌握了喷气式飞机零件的加工制造方法。

然而,飞机试制不久后,就出现机翼标准件交点变形、机身与机翼两个螺纹孔无法对合的技术难题。如果重新制造配件,这意味着大家之前的工作全都白费,还要浪费国家不少宝贵的原材料。陈阿玉心急如焚,他的妻子顾桂芝回忆说,那段时间陈阿玉很少回家,在食堂吃饭时也是心不在焉,吃上几口饭就赶紧回到车间,绞尽脑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之后,陈阿玉大胆提出手工校正解决标准件交点变形的办法。“用木榔头解决飞机上的技术难题?”面对陈阿玉的主动请战,有质疑的声音,但更多的是信任和支持。得到上级许可后,陈阿玉在工厂领导与工友的见证下,开始在样机上操作,只见他小心翼翼地用木榔头敲打标准件交点处,使各部件公差逐渐达到理想数值。经过几十个小时的昼夜奋战,标准件交点变形、机身与机翼两个螺纹孔无法对合的技术难题最终得到解决。

看到机身和机翼顺利合为一体,陈阿玉顾不得擦拭额头上的汗水,马上让外国专家进行现场检测,当检测结果显示通过时,陈阿玉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当晚,他受邀到外国专家的住所参加晚宴。60多年后,在沈飞档案馆里,还珍藏着陈阿玉与外国专家共同举杯庆祝的合影。

自此,“一把木榔头敲出先进战机”的故事传遍112厂乃至整个航空工业领域。1956年9月10日,聂荣臻元帅出席歼-5飞机试制成功庆祝大会,在接见干部工人时,他紧紧握住陈阿玉的手,称赞他是“神奇的榔头”。

1957年的国庆节,当歼-5飞机列队飞越天安门上空,毛主席高兴地对身边的外国友人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