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和珅被嘉庆处死之后 丰绅殷德是怎么报复固伦和孝公主的

时间:2020-03-30 10:02:28        来源:

  很多人都不了解丰绅殷德报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据《啸亭续录》中记载:”公主尝对丰绅殷德言:“汝翁爱皇父厚德,毫无报称,惟有见有日彰,吾代为汝忧。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

  这记载的是固伦和孝公主与驸马的在和坤被杀之前的一段对话。即便公主有心帮忙,和珅倒台却是必然,而这也注定了这场婚姻的不圆满。

image.png

  皇室公主与权臣之子的结合

  丰绅殷德,出生于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九日,生母乃是和珅的嫡妻冯氏,而他则是清朝乾隆年纪重臣和坤的嫡长子。

  在乾隆四十五年时,乾隆皇帝更是为其亲自“赐名丰绅殷德,并将其指为十公主的额驸。

  丰绅殷德与十公主乃是同年所生,他还要比十公主小上半年。丰绅殷德与和坤一般英俊美貌,加上和坤的缘故,乾隆一直都非常喜爱丰绅殷德。其名字中的“丰绅”在满语中是福裕的意思,希望丰绅殷德能够福裕长驻,并为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带来好运。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位十公主了。十公主封号为“固伦和孝公主”,而按照清朝的祖制,只有皇后之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嫔妃之女最多是被封为和硕公主。

  可见,乾隆皇帝是有多么喜欢这个女儿。一位是重臣的嫡长子,一位是皇室最受宠的公主,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理所当然的走进了婚姻。

image.png

  在驸马的加持之下,丰绅殷德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散秩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兼正黄旗护军统领了,可谓前途无量。

  而在固伦和孝公主嫁进和家的前几年也算幸福,丰绅殷德很是听十公主的话,和府上下也对她非常尊敬。

  然而乾隆一死,在她的哥哥嘉庆掌权后,她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夫妻却成陌路

  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帝一驾崩,嘉庆便趁机处死了和珅并将其抄家。据坊间的传闻,和珅家藏有白银足足有八亿两,相当于是乾隆年间十余年的财政收入,故而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不论和坤是否真的贪污了八亿两的白银,但嘉庆杀了和珅,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image.png

  杀了和坤也就是杀了丰绅殷德的父亲,因此丰绅殷德也恨上了嘉庆,也恨上了固伦和孝公主。

  和家上下被抄家,只有丰绅殷德因为娶了公主的缘故,才能好免于一死,但也被免去了爵位,成为了一个平民百姓。自此以后,丰绅殷德心灰意冷,每日不是学文练武,便是饮酒女色。

  对于和珅的住宅,嘉庆皇帝还是留给了和孝公主,而丰绅殷德做为和孝公主的丈夫,也是可以继续住在原来的和府中。但嘉庆皇帝没有想到的是,这对丰绅殷德来说,却是非常残忍的伤害。

  丰绅殷德终日睹物思人,每每想起自己的父亲和珅,想起如今的家散,而这都是拜嘉庆所赐。最终,他与和孝公主之间也基本上变成了陌路人。

  他对于固伦和孝公主更是生出了“报复心”。

image.png

  丰绅殷德的“报复”

  众所周知,按照清朝礼制,和珅死了,丰绅殷德便要为父亲守孝三年,还要搬出和府,到坟地去居住。

  然而丰绅殷德不仅想离开和府,更想要永远离开京城。可以戴罪之身,他也知道想让嘉庆皇帝批准自己离开京城,是绝对不可能的。

  于是他又干了一件荒唐事,他借着小妾到墓园为他送衣服的机会,与其同房,最后在九个月之后,这个小妾为丰绅殷德生下了一个女儿。

  俗话说得好:墙倒众人推。丰绅殷德没了和坤的庇护,后来被人诬告偷偷操演武艺以及欲行不轨之事;对公主不好,在大丧期间与小妾鬼混,生了一个女儿等罪名。

  嘉庆帝在让人调查此事之后发现,尽管其他事是诬陷的,但他在此期间与小妾生了一个女儿确实是确有其事。

image.png

  嘉庆本就看他不顺眼了,若不是碍于自己妹妹和孝公主的缘故,嘉庆早就动手了。于是,嘉庆便借此次的机会将丰绅殷德发配到了乌里雅苏台。

  丰绅殷德本就因酒色过度导致身体虚弱,加上生活环境的恶劣,丰绅殷德很快就病倒了。在他病倒后,公主十分难过,便去求哥哥嘉庆,后来在嘉庆同意后,得以将丰绅殷德接了回来。

  尽管有固伦和孝公主的悉心照料,丰绅殷德却还是在几个月后去世了,终年只有36岁。

  在丰绅殷德去世后,和孝公主也没有再改嫁,虽然过继了一个儿子,却也免不了晚景的凄凉。

  道光三年,固伦和孝公主走完了她受宠却曲折的一生,享年59岁。

image.png

  小结

  丰绅殷德的一生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在于他有一个位高权重的父亲以及一个深受宠爱的妻子,得以有半辈子的权势富贵;不幸的则是没有了家族的支撑,后半生的潦倒。

  而对于固伦和孝公主来说,丈夫英年早逝,晚年郁郁寡欢,即便有着乾隆和嘉庆的宠爱有加,但她却无法享受真正的夫妻和家庭快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苦呢?

  参考资料:《啸亭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