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隋末时期的名马,李世民念念不忘,为何天下大定后还下旨寻找它

时间:2020-03-21 15:12:09        来源: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战马无疑是重要的作战工具,无论武艺多么高强的战将,即使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易如反掌,如果没有一匹行走如飞的好马,一切都是徒劳。在《三国演义》里,关羽的神勇,离不开赤兔马的衬托。而在《西游记》里,唐僧去西天取经,也被观音菩萨配备了一匹白龙马,当做脚力。

小时候读《说唐》,非常喜爱里面的一匹神奇的马,叫做呼雷豹。这本来是尚师徒的坐骑,后来为秦叔宝所有。呼雷豹又叫忽雷驳,长一丈有余,高八尺左右,威武雄壮。这马奇就奇在颔下长着一个肉疙瘩,肉疙瘩上长着三根毛。呼雷豹平时不叫唤,但是只要一扯三根毛,就叫声响亮,宛如虎吼雷鸣。只要呼雷豹一叫,其它的战马就吓得屁滚尿流。

据《酉阳杂俎.语资》里记载:“唐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于酒。每月于中试,能竖越三领地黑毡。及胡国公卒,嘶鸣不食而死。”

在隋唐时期,还有一匹名噪一时的宝马,叫做狮子骢。 所谓“骢”(cōng),意指毛色青白相间的马。而“狮子”二字,意指马的鬃毛很长,像雄狮的鬃毛一样。隋文帝一统山河后,国力强盛,八方来朝,西域的大宛(yuān)国向隋朝进贡了一匹马,就是狮子骢。

这匹狮子骢马高大雄健,置于马群中,俨然就是王者,可是狮子骢性烈如火,无法驯服,没有人能够近身。隋文帝杨坚就问左右,谁能驾驭它?中郎将裴仁基奋勇向前,说道:“启禀皇上,微臣可以驯服它。”

这个裴仁基,本是隋文帝的侍卫,骁勇善战,精于骑射,后来因战功得到升迁。在率军攻打瓦岗寨的时候,投降李密。后来李密被王世充大败,裴仁基又归降于王世充。因为受到王世充的猜忌,裴仁基父子密谋造反,事败被杀。

在《说唐》里,裴仁基有个儿子叫做裴元庆,为隋唐排名第三的猛将,手持一对重达300多斤的铜锤,传说为哪吒(nézhā)转世。当然这些都是小说家的演绎,历史上并没有裴元庆这个人。

话说裴仁基自告奋勇地说能够制服狮子骢,他来到狮子骢的面前,猛然纵身一跳,跨上马背,一手揪住马耳朵,一手抠住马眼。狮子骢吓得不敢轻举妄动,就此驯服。裴仁基双腿一夹,狮子骢奋蹄疾飞,早上从西京长安出发,晚上就到了洛阳,真可谓日行千里。

据唐代笔记体小说《朝野佥载》描述:“隋文帝时,大宛献千里马,其鬃曳地,号曰狮子骢。惟郎将裴仁基能驭之,朝发西京,暮至东洛。隋后不知所在。”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狮子骢就不知所踪,只留下一段神奇的传说。

这段传说被李世民听到后,心里对狮子骢充满爱意,很想一睹芳容。李世民是一名马上皇帝,一生征战无数,自然也是爱马之人,对于狮子骢这样的宝马,心向往之。等到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他又一次想起了狮子骢的传说,于是下了一道敕令,在全天下寻找狮子骢这匹宝马。

苍天不负有心人,同州刺史宇文士及最终在一间磨坊里找到了狮子骢。这匹宝马再也没有当日的雄风了,马尾光秃,皮肉干枯皱巴,被人用来拉面。宇文士及当即泪流满面,真正是英雄落寞,穷途末路,当年的天马龙驹,本应该驰骋疆场,如今却沦落成这个样子,在磨坊里被消磨得连普通驽马都不如。

《周礼·夏官·马质》有云:“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戎马就是行军打仗的战马,田马就是农夫用来耕田的苦力,驽马就是劣质无用的马,基本形同废物。

尽管狮子骢此时“口齿并平”,但是丝毫不减李世民的喜悦与热情,他亲自出宫迎接狮子骢,并且用一种叫做钟乳的中药来进行调养,恢复元气。狮子骢虽然不能上战场了,但是它产下了五匹小马,因为基因好,这五匹小马脚力矫健,个个都是千里马的胚子。

此时,大唐的天下已定,战火已熄,百业待兴,正是息干戈搞建设的大好时候,李世民为什么偏偏要下令寻找狮子骢呢?就算狮子骢还能载着李世民上战场,但是也没有用武之地啊。其实,李世民此举,大有深意。表面上看,他是在寻找马,重视马,其实是在寻找人才,求贤如渴。

正因为有了寻找狮子骢的举动,让天下贤士看到皇上爱才惜才之心,才会纷纷出来为大唐朝廷效力。李世民能够成为一代贤明的君主,他统治时期能够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自然不是巧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