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真的死在落凤坡吗?

时间:2020-03-19 03:02:55        来源:

为了刘备的雄图大业,他献计取西川,从最初提出想法到一步一步实践,并最终为此献出生命。有人说庞统是急于建功而冒进“胡来”,也有人说庞统是“自杀”,以给刘备一个拿下成都的借口。不管怎么说,刘备取西川,庞统是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庞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真的死在落凤坡吗?

有才的庞统

恃才傲物,狂妄自大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这是一句很成功的“广告词”,将庞统与诸葛亮并提,通过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宣传,还没有出茅庐的诸葛亮和没有露面的庞统,已经成为三国达人,两人都是比原子弹还猛的战略性武器。

虽然还未出山已闻名天下,但相比诸葛亮的成功,庞统的一生没有多少传奇,给人留下太多遗憾,这和他自身的作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说庞统是个相貌很丑的人,年少时为人朴钝,而未有识者。唯有司马徽对其异之,认为他的才干为南州首屈一指。

也有人说,性格决定成败。庞统的性格是恃才傲物、狂妄自大。

庞统刚投奔刘备,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套路,可说是求贤若渴。但庞统来后,刘备只给了一个县官。当然,这也与庞统自身有关,明明兜里揣着诸葛亮的推荐信,就不拿出来。

刘备为什么要将庞统遣去当县令呢?说白了,一是嫌他丑,二是想给庞统一个下马威,磨磨庞统的性子。嫌庞统丑,应该只是个借口,张飞未必会比庞统好看到哪里。“杀威”倒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你不是恃才傲物吗?我就给你一个小职位,就晾着你不重用,让你琢磨去吧。

其实,庞统心里很明白,但他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走寻常路,消极怠工,喝酒寻乐,白拿工钱,啥都不干。这话传到刘备耳里,于是派张飞、孙乾前去查看。

这里有个小伏笔,如果没有孙乾,依照张飞的性格,估计庞统在县令的位置上是最后的生命时光了。好在有孙乾在,庞统当着二人的面,将累积的百日公务不到一天处理完毕。张飞甚是惊叹,急忙回荆州报给刘备。

这也可以看出庞统的狂妄和恃才傲物,上任百天不理政务,只管饮酒作乐,却在张飞面前将百日公务一天理完。庞统重新回到刘备身边,很快参与刘备吞并西川刘璋的战略布局,有了精彩和独到的见解。

有谋的庞统

积极献策,谋取西川

刘备坐荆州,曹操日夜盯着,东吴也蠢蠢欲动,十分不安稳。加上荆州连年战事,土地荒芜,人民流失。就在这时,法正来到荆州,奉刘璋命令,请刘备进入益州共同抵挡张鲁。

益州有百万人口,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作为谋士的庞统,认为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到益州去求得大发展。

庞统提出“趁着曹操忙于关中之事,而孙权忙于江淮之事,刘璋尚未醒悟的时候,一举夺下益州”的观点。还设计了“二路伐蜀”的计划:一路由刘备亲率大军入川,庞统自原荆州士卒甑选精锐万余人,多由原荆州将士统领;二路由张飞统领驻川东、荆西,秭归、夷陵等地大军,此部多系刘备原部众及后北来兵士,兵力众且战力在刘备入川军团之上。

庞统总结说,如果以益州为根基,可成就大业。但从来都把仁义礼信挂在嘴边的刘备,认为取益州会失信于天下。

遇到这样的主子,庞统怎不着急上火。再次劝刘备:先把刘璋拿下,等成事儿后,封地给刘璋就好了,这样就不负信义了。终于,刘备被庞统说动,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自己带领庞统及数万兵士进入益州。从这里来看,刘备取西川的导火索是刘璋的邀请,催化剂是庞统的谋略。

建安16年(212)秋,关中战火日盛,刘备以“助刘璋讨伐张鲁”的名义率军入蜀。

有智的庞统

谋取成都,再献三策

刘备、庞统沿江而上,先到了江州(今重庆市),然后到涪城(今绵阳市)。一路上,由于有刘璋的招呼在前,他们受到很好的招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刘备到涪城后,惊喜又来了,刘璋从成都来与他会晤。如今,绵阳富乐山的富乐堂有二刘涪城会的场景雕塑,但是是后人根据《三国演义》而塑造的。

从刘璋涪城会刘备可以看出,刘璋也是有戒备心的。一是刘璋带了步骑3万余众,二是在成都北出360里的涪城。没让刘备直接到成都,就是怕引狼入室。

在二刘推杯换盏之际,法正、庞统给刘备献计:“可于会所袭璋。”但刘备没这样干。可能刘备觉得这个事情太突然,刚到别人的土地上就翻脸,自己都接受不了。

二刘在涪城欢饮百余日。庞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献计策不为主公所采纳,心里甚是懊恼。

建安17年(213),庞统再为刘备献计三策:“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为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庞统此三策颇值玩味。上、下两计皆寥寥数语,一险而无算,一平而无奇。唯其中计知人见性、深谋思远,虽还未行事,仿佛皆入其毂中。刘备也不知不觉坠其筹划中,什么仁义道德都放一边了。谋臣,除了策划高明外,还得使其策为主公所用,庞统此策是计中有计。

刘备最终采纳了庞统的中策。为何不用上策选精兵突袭成都呢?又是刘备的信义在作怪。庞统也只能干着急,谁让刘备是主子呢。

有勇的庞统

肆冲锋陷阵,中矢而亡

刘璋与刘备告别时,将白水关留给刘备,并将守关的两万官兵交由刘备指挥。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刘备真的向他的成都来了。一年后,刘备军团在涪城外大破刘璋主力,蜀将张任退守百里外的绵竹城。

刘备十分高兴,在涪城犒劳军士。估计在他看来,成都已唾手可得。但刘备哪里晓得,当日庞统献计在涪城取刘璋未被认可,并被刘备说有点“忘恩负义”,这让庞统很是不爽。今日的情形,自然逃不过庞统的眼睛,只管喝酒,面露不悦。

刘备大宴军士后,继续挥师南下,直取成都。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说鹿头山白马关。古之蜀道,从成都到涪城,必须要经过的就是鹿头山,这也是出成都后的第一山,蜀道之难从此开始。今天的白马关上,青石板铺就的古蜀道,旧时的车辙深深,延伸向远方。南望成都,北锁秦岭。

刘备、庞统的兵马从涪城一路浩浩荡荡走来,站上鹿头山,刘备于马上望成都,可以看见他脸上展开的笑容。看着刘备的笑颜,庞统更加坚定了要为主公立功、拿下成都的决心。

鹿头山到绵竹城30里,张任看到刘备兵马前来,没有大战,而是迅速撤守雒城(今广汉市)。可以说,刘备比较轻松地拿下了绵竹城,并以此为据点,谋划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虽然刘备率军将雒城团团围住,但张任所率的雒城守军没有丝毫投降之心,刘备只能派兵强攻。围了差不多又一年,仍然没有攻下。被惹毛了的庞统,决定亲自率兵攻城。

庞统率领突击队攻打雒城,被守城军队放出的飞箭射中,最终死亡。军师按理只需坐镇军中,但庞统不仅能文,还能武。白马关庞统祠里的塑像是庞统手拿兵书,作思索状。明眼人一眼能看出,他的手腕上戴着象征军人的腕带。

军师都亲自带兵上战场冲锋,确实能看出庞统的心急。当然,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名义上是刘备取西川,实为庞统取之。进取西川的每一个细节,都由庞统绘制。如此鞠躬尽瘁,如此贤臣殒落,怎能不让人心中生悲。

也有人认为,庞统本可不死,但看刘备久攻雒城不下,于是亲自带兵上阵,最后让自己的死给刘备一个攻打成都的理由,坚定刘备取西川的决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