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揭秘崇祯帝的难处:其实他本可以不死,是谁把崇祯帝逼上煤山?

时间:2020-03-18 14:38:34        来源:

公元1644年3月19日拂晓,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站在北京煤山(也称万寿山,现名景山)一颗歪脖树下,左脚赤足,右脚穿一红鞋,双目空洞,仰天悲怆长叹:“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一条白绫自缢殉国,身边仅有一名太监王承恩殉葬,延续270余年的大明帝国轰然崩塌......

他本来可以不用死,而历史和他的责任心,逼迫他选择了一条死路。他在位17年,宵衣旰食,为挽救大明朝死而后已。从做亲王时候,他就接触了并了解中低层的帝国时弊,一朝贵为天子,从继位伊始,一直用大刀阔斧来振兴明朝。无奈大明已是病入膏肓,如同老迈的房子,实在经不起时局的的任何动荡。而且他还有诸多绕不过去的难处。

如在李自成兵锋直抵北京的时候,翰林学士李明睿说:“如果圣上要保全性命、又要保存实力,只有迁都南京。”崇祯很惊讶,因为他也是这么想的,他嘱咐李明睿千万不要把这个想法透露出去。崇祯回去后苦思冥想,觉得如果要南下还必须要征兵,大明的兵力不够了,一大部分都用来镇压起义军了,京城只留一小部分队伍。

可征兵需要用钱,崇祯要户部拨款,李明睿说户部早没钱了,让崇祯动用自己的小金库,而崇祯又小气……崇祯帝一看没退路了,就让大臣献计献策,有些大臣早就想好要迁都,说将太子留在北京,崇祯帝和朝廷班子去南京,建立第二道防御屏障,大不了学南宋也能守住半壁江山。北方大臣思恋家乡,不同意迁都,结果朝廷变成口水战。直到最后崇祯也没走成,造成崇祯没走成的原因,是因为大臣们的私心。朝廷换一个天子,大臣罪不至死,顶多重新排排坐,大家利益还是有保障的,该死的只有皇帝。

明朝最大的精神遗产就是刚直不阿的纲常气节,大明王朝294年,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以说是大明朝重拾了秦汉隋唐之后失落已久的义武奋扬精神。

可惜的是明朝兴于刚直,也是亡于刚直。明朝前期有个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在仓促下亲征瓦剌被俘,大军覆灭,然而明朝却没有屈服,以一个荡气回肠的北京保卫战击退了瓦剌军,这是明朝军民刚直不弯的明朝国民性格特色,后来捞不到任何好处无可奈何的瓦剌居然把英宗毫发无损地礼送回明朝。要知道据那时不远的宋朝徽宗父子被金军俘回北边,最终下场是惨死在金人之手。明朝全国性的刚直不屈是保证英宗顺利回朝的强大软实力后盾。

李自成趁着明朝主力与后金作战的时候,偷袭北京城,然后放出与崇祯帝和谈的善意,然而崇祯帝拒绝了,他选择了战。崇祯帝倔傲的皇室风骨字典里根本没有和谈这两个字。李自成的几十万农民军尚未合围的时候,崇祯帝完全有机会退出北京城,退到江南,把北方留给李自成和后金去互战消耗,然后重整旗鼓,兴师北伐,收拾旧河山,这也是太祖爷朱元璋走过的路。然而还是大明朝的执拗不屈的国民性格最终害死了崇祯帝,崇祯帝选择了和他祖先一样的坚守,选择了第二次北京保卫战。

这一次他打输了。煤山之上,空留遗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