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东昌之战:盛庸领军将不可一世的燕王朱棣,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

时间:2020-03-17 08:03:47        来源:

建文二年(1400年)4月大明第一草包将领李景隆,带领60万明军在白沟河与燕王朱棣的十几万燕军大战。明军大败,李景隆将几十万明军送给朱棣当俘虏后,自己一路狂奔逃往济南,燕军沿路追杀也到了济南。李景隆不出意外丢下济南城外的十几万大军继续南逃,燕王朱棣率领十几万燕军,顺利将济南城重重包围起来。意气风华的燕王朱棣殿下,准备乘机一举打过长江,挥师兵临应天城(南京)下。大明建文帝的政权眼见岌岌可危,在这危难之际铁铉、盛庸两位一文一武,带领济南城内的残兵败将,奇迹般的守住了济南城,还乘燕军撤军的时候,带领带领明军收复重镇山东德州。

同一时期逃跑将军李景隆也胜利的逃回京城,当初保举他为帅的大臣黄子澄,羞愧的无地自容,在建文帝面前力主将李景隆斩首,心地仁慈的建文帝却没有将他处决。济南之战明军胜利后,建文帝下旨封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后来又加封兵部尚书。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明军平燕前线总指挥,并任命久经沙场的平安作为他的副将,共同指挥明军征讨燕军的军事行动。盛庸、铁铉、平安没有辜负建文帝的期望,他们带领明军在接下来东昌之战中,将饶勇善战的燕王大军打的落花流水。

十一月份急于取胜的朱棣带领燕军,向明军重兵驻守的沧州突然发起进攻,明军措不及防大败,守将徐凯被俘。朱棣领燕军继续向明军占据的德州、济宁、临清等城市发起猛攻。明军前线统帅盛庸审时识度,决定避其锋芒诱敌深入,将急于与明军决战的燕军引到东昌,再利用有利条件与他们决战。

在盛庸精心安排下,明军主动节节败退,慢慢向东昌靠拢。面对名不见经传的盛庸,久经沙场的燕王朱棣也曾经专门了解过他的经历。知道他在耿文炳和李景隆手下都当过指挥使,在一系列败仗中没有出众的表现,从来没有指挥过骑兵的经验。燕王朱棣放下心来,进入十二月以后燕军加紧进攻,先后攻占东阿、东平等地,慢慢靠近东昌。在离东昌不远的滑口,朱棣带领燕军遭遇盛庸派遣的先锋部队大将孙霖部,燕王朱棣轻而易举的就将明军先锋击溃,大摇大摆的带领十几万燕军来带东昌城下。

燕王朱棣没有想到的是,盛庸在前几次对燕军失败的战争中,已经将燕王朱棣指挥用兵的规律摸清楚。朱棣善于使用主力骑兵突袭侧翼,然后趁乱打垮敌人中军,燕王与明军的战斗中屡试不爽。所以盛庸在战斗开展前夕作了大量的针对性的准备,收集了大量的火枪和染了毒药的弩箭,用来对付燕军的骑兵。

12月25日东昌城下不按常规出牌明军统帅盛庸,放弃据城坚守带领明军背城列阵,深知燕军骑兵厉害的明军将领顿时一片哗然,对他的军事计划提出了质疑。盛庸看着手下的将领,沉默了半天才说话:“我相信诸位绝非贪生怕死之辈,燕王确实厉害,但若一味死守城池,待其侵掠而来又席卷而去,我等为人驱赶,何日方休!但请各位齐心协力,与其决一死战,胜负虽未可定,忠义必可留名青史!”

燕王朱棣果然沿袭往日的作战风格,亲自带领骑兵冲击明军左翼,然而这一套无往不利的战术今天居然不再奏效,燕军骑兵在火枪、毒箭的打击下,损失惨重纷纷坠马。燕王朱棣连忙改变战术,决定采用中间突破的方式击溃明军,于是朱棣亲自带领燕军主力去冲击明军中军。朱棣带领燕军一路势如破竹,他冲击的明军中军连连后退。可是当他看见盛庸的中军大旗的时候才发现,正前方明军举着火枪、弓弩虎视眈眈严阵以待,而后路也被大队明军大队人马包围的风雨不透。

燕军在明军火枪弓弩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下纷纷落马,身处重重包围的朱棣身边的燕军越来越少,眼看燕王朱棣的明军就要被活捉。这时候燕军冲出两队人马,一左一右拼死冲进明军阵中。燕军大将朱能在明军阵中左冲右突,终于找到燕王朱棣,拼死掩护他逃出明军的包围。另一位燕军大将张玉在营救过程中,不幸被愤怒的明军乱刀砍死。燕军骑兵冲入明军阵中后,基本都倒在火枪、弓弩之下,燕军骑兵主力损失惨重。

第二天大将平安率领明军也来到东昌,盛庸、平安两路明军一起夹攻,燕军再也支持不住,败下阵来一溃到底。明军一路追杀,燕军在朱棣的带领下拼死突围,向北平边打边撤。建文帝三年(1401)正月初六燕军才回到北平,南下部队主力已经损失大半。

由于有建文帝:“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使燕王朱棣在东昌之战的包围圈中能安然脱身,使盛庸消灭燕军的计划,功亏一篑。但东昌之战将明军之前连续战败的低落士气一扫而空,使明军和燕军重新处于一种微妙的军事平衡。同时也证明了,明军离开李景隆这个草包的指挥后,燕王朱棣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建文帝得到东昌大捷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并以此昭告太庙祝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