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周末映画]音乐,是怎样一场修行?

时间:2020-03-16 02:51:22        来源:

音乐,是怎样一场修行

作者:青谷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又译《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电影海报

出品: 法国

导演: 阿兰·科诺

编剧: 阿兰·科诺 / 帕斯卡·吉尼亚

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5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2年法国凯撒奖最佳影片等七项奖

一个人的生命之根在所爱的人身上。

——引自《我和儿子的30年音乐记事》

一起看这部电影时,你只是学钢琴和乐理不久的男孩。同名小说的作者帕斯卡•基尼亚尔(1948— ),1991 年创作《世间的每一个清晨》,同年改编成音乐传记片, 12月18日在法国首映,接着获得了法国凯撒奖包括提名在内的十一个奖,这是极少有的成功。而1991年,八岁的你还没开始学琴呢。

现在隔着太平洋,你那里清晨,我这里是黑夜;我这里清晨,你那里是黑夜。这些天,你不断给我消息说,不到三年,你在美国创立的音乐天才养成计划收获不少。

2月8日微信截图

因你有了名声,家长带孩子来找你学音乐的越来越多。而我脑海里想到的,却是十二年前那悲欣交集的日子:2008年5月19日。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了5年作曲专业的你,25岁毕业即失学、待业即失业、恋爱又失恋,成了“三无”人员。那天全国哀悼汶川大地震,我病入膏肓的岳父,你姥爷在痛苦挣扎了247天后,于凌晨4点在家中逝世。我乘地铁去北京站买当天票赶赴老家奔丧时,因吃早餐跟你有几句争执,心情更加糟糕。而刚跨出地铁车厢那一刻,我的“小灵通”接到你的意外消息说:参加比利时第三届国际管乐作曲比赛进入前三名。我当时就觉得,你23岁第一次作为中国选手获得日本武满彻作曲奖,如果算是你作曲路上的“救命奖”,这次再获殊荣,那真是对全家打了强心剂啊!对你──是坚定走音乐之路的又一次鼓舞;对你妈妈──是在悲痛中看到儿子走向成功的安慰;对我──是看到你学音乐又获成果的喜悦。

而我们寻求音乐,只为了得到俗世的成功和喜悦吗?真正永载史册的伟大作曲家有几个?

于是,我又想到我们一起看过的《世间的每一个清晨》。

你不断传来的好消息,就像我听着吕利那美如清晨的乐曲。但影片最后,音乐沉入黑暗中,直到比地狱更黑的黑暗中,我的心情也沉落下去。在时间的漫漫长夜中,曾有几个音乐家的名字让黑暗世界发出过日出之光?

你读西方音乐史知道,在早期音乐史上,是很少有作曲家的名字流传下来的。作曲家开始有个人名分,还是中世纪人文思想得到推进的结果。而作为维护艺术家权利的最有力量的伟大音乐家的横空出世,要等到十九世纪写出《英雄交响曲》的贝多芬出现。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讲述了法国十七世纪音乐家的故事。在英国人写的《吉尼斯古典音乐大师》中,从11世纪纵跨到现在,千年长河也只收录150位作曲家。在1600到1700百年中,包括巴赫、亨德尔在内17位,法国占5位,其中一位就是──马林·马雷(又译马莱斯)

影片主人公原型:马林·马雷

马林·马雷(Marin Marais1656-1728) 是路易十四宫廷中一位重要作曲家和音乐家。早年在教堂充当歌童时,便开始接受音乐训练,由吕利亲自监督他的作曲课。变声后,由神秘艺人、维奥尔琴大师科伦布教授维奥尔琴,达到高度娴熟的程度。1676年回到凡尔赛宫,他被任命为皇家维奥尔琴乐师。他生有19个孩子,许多都以音乐知名。他热心园艺。到老年时,感觉宫廷生活节奏太快,最后三年中,住在巴黎一所有大花园的房子里享受半退休生活,一方面教授维奥尔琴。

《世间的每一个清晨》根据马林·马雷与老师科伦布的故事,将帕斯卡•基尼亚尔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片中除收录他与老师为低音维奥尔琴所写的乐曲,还包含了法国著名作曲家吕利、库普兰所写的乐曲。

故事并不复杂:马雷的老师科伦布与两个女儿组合的家庭音乐会闻名遐迩。但一直遗憾的是,妻子一命归天那一刻他不在身边。他把自己关进小木屋,用乐曲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好像能唤回她的精魂;他甚至拒绝为王公贵族演奏,拒绝成为王室音乐家的一员。小说第二章有一个伏笔:老师在青春年少时,曾被引见给已故的国王,不知为什么,从那天起,他的脚就再也没有踏进卢浮宫一步。

接下来,是17岁的马雷来到老师身边做学生,并和他的大女儿相恋了。在有音乐的地方,爱情却异常艰难。因为对马雷的爱,大女儿把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琴技倾囊相授,却遭到马雷的抛弃,老师则赶走了为国王演奏的学生马雷。最终,大女儿在失去恋人和幼子的一连串打击下自杀,留下痛苦的父亲陷于久久的静默中,有时只会自言自语说几句。

多年后,马雷已成为“国王的乐师”,却悔恨地走出王宫,想到老师去世后,创作的乐曲将一劳永逸地失传。他再次来到棚屋下,想偷听老师会不会在今晚演奏,想看清它们的真面目……

关于维奥尔琴

担任该片独奏的 Jordi Favall 是低音大提琴权威,他的演奏庄严雅正,充分掌握了乐曲氛围。录音由名录音师 Pierre Verany操刀,乐器质感与空间感可称一流。所以,法国凯撒奖的七个大奖也包括“最佳音乐”与“最佳音效”这两项。

维奥尔琴是一种弓弦乐器,又叫“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十六世纪初最终定型,并在意大利、西班牙的宫廷与民间流传开来。十七世纪流行到法国,除形体上的变化,演奏家把原来的六弦琴增加一根最低音弦1A,使它产生出更大音域和更丰富的音质。对维奥尔琴逐渐消失的原因,学术界有不同争论。随着音乐演奏空间的渐渐扩大化,原来只在宫廷、贵族或堂馆小空间演奏的乐器,显然变得不适应了。在20世纪,为演奏文艺复兴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维奥尔琴又成功复苏,使爱乐者得到一种怀旧的兴趣。

谁看清了音乐的真面目呢?

《吉尼斯古典音乐大师》的序言中,有段话给我印象特别深:“毕竟作曲家和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现实问题和挫折。他们总面临着艺术才华和与之极不相符的生活能力的极大挑战。作曲家的独特性就体现在他们怎样通过自己的奉献和才艺将这些现实转换到艺术作品中,这些艺术作品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所迷恋。”

片中科伦布遭遇最激烈、也最有震撼力的看点是:国王架不住人们老在他耳边吹风说,这家庭演奏会大受欢迎,于是派王室演奏师前去邀请。而当科伦布表示对上流社会感到厌倦,愿把自己交给两个女儿、一把琴、自然的王宫和对往事的回忆中。王室演奏师要他明白:“国王的希望就是命令”,结果被他愤怒地推出屋子。遭到了拒绝的国王,更迫切地想让音乐家在他面前演奏。他再次派人邀请,谁知激起更狂暴的震怒,音乐家抡起椅子就要从头顶砸下去!两个女儿吓坏了。而国王听了禀告后说:“随便他好了,不要去理他。”从此,国王禁止宫廷里的人参加例行演奏会。他的演奏会越来越少,写的新曲子也越来越少,也不再出版。用今天的话说,被“封杀”了。

虽说音乐并非是俗世的王国,真正强有力的音乐家能忍受住最难忍受的孤立,也有力量支撑自我在孤独中做出音乐的奉献,但音乐家不论如何遁离了我们,倘若他(她)愿意将其所见所闻和所经验到的人类生活化为乐曲特有的语言,甚至是语言无力囊括的东西解释给我们听,我们将多么感泣和爱戴他(她)。而音乐家自身,也是多么渴望超脱个人精神与肉体的痛苦,用创造的音乐与人类交流!

最后一夜,学生马雷来到棚屋下,耳朵贴着冷冰冰的木板上,原著中写道:他听到老师用极低的声音说“这世上还有哪个活人真的懂音乐!我们将推心置腹谈一谈!”。电影中的老师自言自语说:“我想把自己的曲子留给世人听,我只有这个愿望。”

难怪最后一夜,当他听到学生说:音乐是为了代替郁闷在心里的人发泄心里的话;是为了失去的童年,是为了盖过鞋匠敲鞋的声音;是为了人出生前、呼吸前、见到光亮前的那段时间。老师情难自抑地用衰老之手去握住他,又用另一只捂住不放。……当音乐家从维奥尔琴上拉出无言的旋律,每一个音阶都被拉长至远,又低回到眼前,起起落落间,哪怕一切缱绻缠绵都散尽,音乐的无言之爱依然噙在爱人的唇边。我似乎明白了,没有人能说清音乐的修行是什么,但无可置疑,世间的每一个清晨都在至暗中升起,那清晨就是爱的音乐,是在每个黑夜死亡中孵化出的新生儿,是藏在灵魂深处对永恒生命的呼唤。

现在,噙着泪水在音乐沉寂的尽头,我就想有机会,和你坐一起再看这部电影……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儿子吴羿明

本文为作者本号编辑青谷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摄诗文艺书店·今日好书优选

献给所有渴望以音乐愉悦灵魂的人

钢琴的重量 [美]克丽丝·坎德

编辑组

[周末映画]一剑倚高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