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草船借箭”,一句孙权的调侃之语,却成了被误读千年的成功战役

时间:2020-03-14 00:48:54        来源: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大家都熟悉,出现在《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说的是在孙刘联盟期间,曹操的80万大军屯于赤壁,准备渡江而下一举击溃孙刘联军,而孙刘联军此时缺少水战必需的武器——弓箭,诸葛亮受周瑜之命,三日内为联军造箭10万支,否则提头来见。最后,诸葛亮通过在大雾天佯装进攻曹军,曹军不敢出战,只得放箭退敌,而诸葛亮在船的两边扎上若干草人受箭,从曹军那成功“借”得10多支弓箭,完成了任务。

作者通过“草船借箭”这则故事,使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智慧形象再度深入人心。然而,真实的历史中,“草船借箭”这个事情并不像《演义》中说的那样是一场有准备有预谋的成功战役,且此事的主人公也和诸葛亮半点关系都没有。

当时真正用船借箭的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事情发生在赤壁之战后的5年即建安18年,吴主孙权乘坐战舰(非草船)。《三国志·吴书》记载:“18年正月,曹公攻望权军,叹其齐啸,乃退”。同时《魏略》也记载:“权乘大舰来观江,突箭著其船,船偏重,遂始离”。

曹操自从5年前的赤壁之战大败后,一直心有不甘,想再次重整旗鼓,率师南下,而此时,孙刘联盟早已名存实亡。于是曹操派于禁率领200艘战船,10万水师,屯于夏口,准备择日南下攻吴。

对面的东吴水师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也在积极备战,虽然东吴水军实力强大,但是,经过赤壁一战后,实力有损。更要命的是大都督周瑜已死,孙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打压了之前水战经验丰富,且只为周瑜马首是瞻的一帮老将。孙权也提拔了一批新人为将,但是,这些人大多实战经验欠缺,在水军中还没有完全树立威信,再加上此时的孙刘联盟已名存实亡,所以,吴军面对于禁率领的曹军水师只是采取了防御的策略,不敢贸然进攻。

说到孙权此人,虽然玩弄权术是一把好手,但是,却没有什么军事才能。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孙权自然也不敢怠慢,于是,便到了两军对垒的前沿阵地视察。不知是对曹军的畏惧还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孙权听完水师将领董袭的汇报后依旧不放心,坚持要亲自到江面去观察。

孙权剧照

主公要到实地去观察,将领劝阻无效后只能严加保护,于是,孙权一行30多人乘坐一艘战舰往北驶去,后面陆续地跟着数十艘战船。当天江上雾很大,原本计划只行驶到敌人弓箭射程之外的江面就停止,可不知不觉的离曹军阵地越来越近,已在弓箭射程之内。吴军发现危险后就准备立即掉头,可是,由于孙权乘坐的战舰舰体庞大,掉头时被曹军发现了动静,但是,由于江面的雾实在太大,曹军也不敢贸然出击,只得拼命放箭。

孙权乘坐的战舰由于体型较大,掉头动作比较迟缓,所受到的弓箭全部在战舰的一侧,以至于战舰发生了倾斜,好在有惊无险的脱离了险境。回到吴军阵地后,将士们可算是受了不小的惊吓,而孙权自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冒险举动和刚刚狼狈不堪的逃命状态,于是,指着他刚刚乘坐的战舰一侧上密密麻麻的弓箭说“我们吴军不是缺少弓箭吗,我刚刚替你们向曹军去借箭了”。《魏略》记载:权曰“……孤乃假矢于曹耳,汝何故恍色乎?”

“草船借箭”只不过是吴主孙权一次冒险行动后的一句调侃之语,却成了《演义》作者赞誉诸葛亮智慧的一篇大作,不得不说,作者的文笔和思维的确令人敬佩,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