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军事 > 正文

砺剑春秋 | 走近导弹工程兵

时间:2020-02-28 20:06:18        来源:

中国火箭军 作者:刘道远等

在火箭军方阵的战斗序列里,活跃着这样一支特殊部队:他们不在战场,却托起了巨龙腾飞的翅膀;他们不在天疆,却护卫着“东风”万里浩荡;他们与岩石对抗,却承载着为导弹筑巢的担当。

“没有战争的年代/我还在战争中/血汗浸染的岁月/硝烟雷火/风餐露宿/铁马冰河/都是为了一个庄严的承诺”……这是导弹工程兵在大山深处的真情表白。

踏进这支英雄部队的门槛,就意味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线官兵几乎不过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昼夜奋战,每人每天施工平均在14个小时以上。

特别是坑道被复阶段,有的部位空间狭小、机械用不上,只能靠人工。几十斤重的砂浆桶,每天要传送上千次,战士们胳膊肿得打不了弯,吃饭时筷子都握不住。

常年忍受远离亲情的煎熬,家属见不上,孩子叫叔叔,亲人病故只能在坑道里向着家乡的方向长跪不起、磕头致哀!

他们是导弹兵,却从未见过导弹;他们本应戎装在身、英姿飒爽,却常常浑身泥浆、面容沧桑;他们可以手握钢枪、捍卫疆场,却用钻头当武器,以洞库为战场。

一级军士长范国书是某钻探连最老的兵,苍老的面庞、黝黑的肌肤和粗壮的臂膀,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乍看起来像个“小老头”,其实他只有44岁。老范入伍26年来一直奋斗在施工第一线,新战友经常问他:“老班长,当兵这么多年,哪项施工任务最艰苦?”

他很淡然:“哪里有什么艰苦?跟以前比,现在幸福多了。”有些事,老范常常会跟新同志念叨念叨。比如从前连队配备车辆非常少,400公里以内的转场一般都不乘车,基本靠平板车和肩膀运输物资器材。

老式钻机部件足有上千斤,一趟走下来,每个人都要“脱层皮”,现在这点苦又算什么?

某重点工程原计划8年完成,后来3次压缩工期,要求3年半内必须竣工。为了抢时间、保节点,除夕之夜,营长和教导员让炊事班包好热腾腾的饺子,一碗碗端给坑道施工的所有官兵,深情地说:“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就让我们用新的施工纪录向祖国和亲人拜年吧!”

全营官兵慷慨激昂地冲上作业面,激战的呐喊声和机械的轰鸣声,盖过了山外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响……当新春的旭日冉冉升起时,一个新的施工纪录诞生了。而这些年轻的战士,却坐在冰冷的坑道里打起了鼾声。

朔风和冰雪把导弹工程兵雕刻得伟岸如山,危岩和冷石把导弹工程兵锤炼得铁骨铮铮!在这个英雄群体里,每一名官兵都是一座不朽的雕像!

大学生士兵罗琦怀着拳拳报国心,主动放弃优厚的工作待遇来当兵。不料在西北某山区执行国防工程测绘任务时突然遭遇山体滑坡,这名年仅23岁的战士光荣牺牲。

当战友们从厚厚的石渣中把他刨出来时,发现他的怀里还紧紧抱着测绘仪。年轻而短暂的生命轨迹,就像他架设的光缆一样,穿过崇山密林、戈壁荒滩,交织在一个个导弹阵地上。

战士王统伟展示的则是另一种坚毅和悲壮。这天他与战友们在洞库铺架高空电缆,突然落下的电缆,像一条巨蟒扑向猝不及防的战友,身为作业组长的他眼明手快,一把推开了战友,自己却被砸碎了左臂,最后不得不截肢。

在他的请求下,战友们把他失去的左臂埋在导弹阵地的坑道入口,永远守护着那片苍茫大山。

“阵地就是战场,施工就是打仗”,这句话绝不是什么煽情的口号,而是导弹工程兵的真实人生写照。每个普通平凡的背后,都蕴藏着一部感天动地的大写人生。

正是一代代导弹工程兵的执着坚守和接续奋斗,一座座亘古荒蛮的山峦被征服,一个个坚不可摧的导弹阵地在沉寂的大山里崛起。

前方,仍是千山万水;前方,仍是阵地连绵!导弹工程兵从未停下鏖战的脚步,日日夜夜为共和国倚天长剑铸造着坚实的阵地依托。

高原、莽林、戈壁、荒漠,处处都有他们疲惫而坚定的足迹,感染激励着我们在强军征程上砥砺奋进、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