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军事 > 正文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民兵在行动

时间:2020-02-24 20:01:44        来源:

一位民兵排长的坚守——

隔离点的日与夜

■万腊华 中国国防报特约通讯员 洪培舒

2月15日,清晨6时30分,天空仍被墨色浸染。

而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白沙洲街道的一处隔离观察点,街道民兵应急排班长蔡双桥已经洗漱完毕,正小心翼翼地穿戴防护衣和护目镜。

2月1日,蔡双桥被派到这里负责隔离人员的管理保障,已连续工作15天了。

7时整,餐车到达隔离点门岗,蔡双桥和同事一起将早餐保温箱抬进大厅。

“降温了,多穿衣物做好保暖。”分发早餐的时候,蔡双桥顺便拿出额温计给隔离人员一一测量体温。

用了半个小时,将21位隔离人员的早餐逐个分发完毕。而后,在同事的帮助下,蔡双桥经过全身消毒,才开始吃早饭。

不到一个小时,蔡双桥再一次戴上护目镜和鞋套手套,着手清理整栋楼的生活垃圾。10分钟前,他已在微信群里通知大家将垃圾放在各户门外。

隔离观察人员分散在3个楼层,蔡双桥带着一只超大号垃圾袋挨个楼层收集。“请把你屋里的垃圾丢到门外来。”如果房门口空空荡荡的,蔡双桥便敲门通知。

半个小时,蔡双桥清理出3大袋垃圾。所有垃圾消毒后要放在集中收集点,再由专人负责清运,确保日产日清。

清理完垃圾,蔡双桥背上20多公斤重的消毒喷雾器,开始给大厅、楼道、房门、电梯及门把手清洁消杀。

“蔡师傅,中午家里有人给我送东西来,请帮我接一下。”“孩子想吃点零食,能不能帮忙买一点。”10时,蔡双桥的手机收到两条微信。

“好的。”“需要什么,我去买。”蔡双桥回复信息的速度从来都很快,怕他们着急。

隔离点管理严格,探视者不能进楼,患者不能出门,蔡双桥便当起了“联络员”。

每天近距离接触隔离人员,危险无处不在,蔡双桥也有担心。

“被隔离人员中有多名确诊重症患者。”蔡双桥介绍,该隔离点原本是一处街道隔离点,因管理规范有序,一周前被升级为武昌区集中隔离点。

升级后,被送来的隔离人员人数不断增加,感染的风险也有所提升。在蔡双桥看来,自己是党员,又是一名退役军人,这个时候必须冲上去。

前不久,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告,要求在前期定点隔离和居家隔离基础上,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需到区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蔡双桥的任务更重了,他主动承担起隔离点的医护工作,每日早晚对隔离人员测量体温,买药送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防指报告,必要时组织转诊。2月10日,一位发烧的隔离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后,被立即送往方舱医院进行救治。

“我不敢回家,也不敢让她们过来。”蔡双桥的家距离隔离点不到500米,但只能每晚通过手机和家人“见面”。

“女儿是个小棉袄。”说起女儿,蔡双桥特别开心,瞬间绽放笑容。“女儿担心我关心我,叮嘱我的话能说上几十遍。”蔡双桥的女儿正面临高考,家里全靠妻子一人操持。“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孩子们都能顺利参加高考。”

吃完晚饭,蔡双桥接到上级通知:“21时将有一批隔离人员转运到你处隔离点,请做好相关准备。”挂了电话,蔡双桥又一次背上喷雾器开始新一轮的消杀工作。

楼外大风呼啸,路灯下,又见雪花飘来……

一位民兵班长的担当——

老兵受命出征武汉

■王智慧 中国报特约通讯员 王士刚

2月17日晚11时,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民兵应急连班长范海涛从疫情防控点刚回家便开始收拾行李箱。不大的行李箱内,“迷彩绿”“志愿红”“和平蓝”3套衣服很抢眼。就在几个小时前,范海涛接到通知,18日夜间出征武汉执行任务。

3套衣服代表了范海涛的三重身份:应急连基干民兵、疫情防控志愿者、蓝天救援队队长。

十几年前,范海涛曾在武警某部服役,退伍后自主创业,经营一家洗涤制品公司。2019年民兵整组,范海涛编入区民兵应急连,成为一名基干民兵。

1月26日晚,八一路社区发布“红色动员令”,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范海涛立刻报了名。听到这个决定,女儿紧紧搂住爸爸,噙着眼泪嘟囔着:“爸爸别走!”女儿的哭声让范海涛五味杂陈,但他明白,非常时期自己必须“出列”。

第二天一早,范海涛来到执勤社区受领了任务。该小区是个“三无”小区,无主管部门、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外来租客较多,防控难度较大。排查、登记、执勤、劝说……范海涛一站就是8个小时,晚上回家后也变得不爱说话。“嗓子太疼。每天都要长时间喊话和劝导,没空喝水也不敢喝水,上厕所也是件麻烦事。”范海涛说。

2月5日,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陆续上岗,连续执勤10天的范海涛从执勤点下撤回家休息。刚休整了半天,范海涛再次走出家门,来到自家仓库,装上消毒液回到执勤点。

消杀现场,刺鼻的消毒剂气味熏得人睁不开眼,还会导致咽喉肿痛,范海涛每天背着20多公斤重的喷雾器穿梭在辖区23个社区、12处停车场,对地面、墙面、楼道、电梯间等重要区域进行喷洒消毒。几天下来,25公斤装的消毒液,他就用了300多桶。

前几天,河南蓝天救援队在微信群发出紧急通知:“武汉蓝天救援仓库急需人员补充替换,进行物资接收、派发、统计等工作。”范海涛二话没说,便上报了个人信息和身体健康证明,争取到赶赴武汉防疫一线支援的名额。17日下午,范海涛接到通知:18日晚出征武汉执行任务。收到信息,范海涛有些激动,在他看来,到抗“疫”一线去战斗,光荣且神圣。

一个民兵群体的传承——

“我们的名字叫雷锋”

■文楚强 刘 彬

“小伙子,你的名字叫什么?”

“我的名字叫雷锋!”

2月17日18时许,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一处隔离观察点,社区居民李锋领过民兵送来的饭菜。一碗热汤喝下去,让她既暖胃又暖心。吃完饭,李锋按照送餐时打来的电话回拨过去道谢,并询问热心人的名字,表示解除隔离后再当面说声谢谢。铜官街道民兵熊文兵笑着问答:“您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的名字叫雷锋……”

疫情发生以来,望城区人武部紧急启动应急动员预案,并发出志愿倡议书。1月27日当天,人武部收到申请书百余封。其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区民兵应急连排长欧阳志国带领的“雷锋战‘疫’先锋队”。这支队伍由15名优秀民兵教练员和民兵骨干组成,6人曾被区里评为“雷锋之星”“学雷锋标兵”。熊文兵便来自这支队伍。

先锋队组建当日,就分成了4个小分队,每个分队负责3个街道社区的居民小区及敬老院的疫情宣传工作。据欧阳志国介绍,每个分队有3台车,每台车搭载一套车载音响。每天9时到16时,车队不定期在所负责的辖区内穿街过巷播放防疫政策和防护知识,广播结束后抵达社区防控点,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发放宣传单,对社区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就如何正确消杀进行培训。

为加大疫情宣传和防控力度,队员们还依托基层武装部和民兵分队微信工作群,按照社区、村落牵头组建了数十个“雷锋志愿者”通联微信群,上传下达相关疫情防控信息,及时了解社区居民防控情况,让疫情防控时时在线。

“报告,我区有2名居民曾与从武汉返乡人员有接触。”2月15日,欧阳志国收到消息后立即通报金瑞社区工作人员,并协助他们对2名人员进行隔离送医检查。不仅如此,队员们还通过微信群发现并成功劝阻多起聚集活动。

“‘雷锋志愿者’微信群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还有效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高塘岭街道马湖社区工作人员熊晓燕说。

据悉,自“雷锋战‘疫’先锋队”组建以来,他们已经出动人员、车辆160余次,队员吴卓还以“雷锋”的名义向当地医疗机构捐赠了万只医用防护口罩。

 

责任编辑: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