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空航天 > 正文

不知疲倦只为仰望星空的卫星测控人

时间:2020-02-15 07:09:47        来源:国防部网站

李恒年研究员

中国军网讯(马璟、朱泽蓝、杨亚洲)从北京西站乘坐的G87次高铁列车刚到达西安北站,我们来不及停歇又驱车赶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技术部。

牵引天宫二号在距离地球390多公里的太空翱翔,管理上百颗卫星在各自轨道上安全运行……就算是在过节期间,中心测控技术部宇航动力学实验室里每天依旧是紧张忙碌的景象。

机房里,高级工程师黄普和张定波正在讨论研究课题。这项课题是他们2016年申报的一项科研成果,不久前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但他们觉得这项课题还远远没有结束。黄普说:“这是李Sir琢磨了很久的课题,我们能参与研究,既荣幸也感觉‘压力山大’。”

黄普说的“李Sir”,就是研究员李恒年。

自1996年参与东方红3号卫星任务开始,李恒年就持续关注卫星机动轨道确定问题。20年间,他前后研究出了4代方案,出过1本专著,但时至今日他仍觉得算法结果还有提高的空间。

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要从铺天盖地的数据中,选出误差率最小的数据源进行运算,在几分钟内完成数据监视等十几个复杂页面的切换操作。

“打个比方,如果把航天器返回比作汽车停车,我们就是要根据其实时飞行状态,计算出踩刹车的时间点,以及踩刹车要给多大力。”张定波解释说。

穿过一条长廊,就是测控指挥大厅。在这里,工程师淡鹏回忆起参加神舟十一号返回任务时的情景。

当时,在联调演练中发现某测站跟踪数据存在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滞缓返回舱发现时间。为此,淡鹏在李恒年的指导下,提出全新处理方法,成功应用于飞船返回舱跟踪和落点预报。

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归来当天,工作人员仅用15秒就发出最后一组落点预报,最终与实际落点仅相差1.2公里……

不知不觉,已是凌晨。仍不知疲倦工作的他们说,在新的一年要仰望星空、坚守星空,努力做祖国航天测控事业的新一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