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积极投身抢险救灾 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打胜仗

时间:2020-02-15 05:31:23        来源:国防部网站

九八抗洪——

“45.22”刻度线上的初心回望

■朱 勇 余林胜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何武涛

7月,又到一年防汛时,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荆江大堤迎来了一年关键而特殊的时节。

记者循着每年防汛勘察的必经足迹,来到素有“天下第一矶”之称的荆江大堤观音矶。伫立矶头,观滔滔江水,听惊涛拍岸,动人心魄。

矶头左侧护栏下有一块纪念碑,上面标记着一条红线,刻着一个醒目的数字:45.22米。这是1998年8月17日9时的水痕,也是观音矶记录下长江在此处的历史最高水位。

45.22米,这是一个普通的数字,但对经历过那场洪水的人而言,却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年夏天,长江发生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8月17日荆江最高水位达到45.22米!超过了荆江分洪上限水位0.22米,比1954年的最高水位高出0.55米。未知的恐惧笼罩在荆州城上空。”回忆当年的险情,时任荆州市沙市区人武部政委、长江沙市段抗洪抢险指挥部副指挥长张昌荣记忆犹新。

45.22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堤之隔的荆州城,随时都要面对滔天洪流。张昌荣说,为确保安全,当地群众纷纷远走避难,离家前每家每户都会打开家里的房门和窗户,防止洪水来袭时冲毁房屋。8月16日21时,分洪区内所有群众撤离完毕。

荆州军分区职工文海庭,当年跟随部队在荆江大堤上奋战90多个日日夜夜。回忆当年的险情,文海庭依然心有余悸。“8月16日,长江第六次洪峰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荆江扑来,奔腾咆哮的江水在荆江沙市段卷起巨浪,冲击着荆江大堤,拍打着观音矶头。”

“形势异常严峻的时刻,荆江大堤沿线部队全部上堤,严防死守。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抗洪官兵的身影,豪言壮语震天响:‘誓与大堤共存亡’‘人在堤在,水涨堤高’……”带着记者走在荆江大堤上,望着平静的江水,文海庭心情却难以平静。

华灯初上,夜幕拂去一天的喧哗,荆江大堤在路灯的辉映下略显静谧。从大堤走下,万寿园却是一片热闹景象,安居乐业的人们伴随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行走在广场中央,耳边传来了一首熟悉的旋律《为了谁》,尽管欢快的舞姿与这首歌的本意并不协调,但对这些经历过那场洪水的荆州人民而言,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为了谁”背后的真正意义。

荆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张欣告诉记者,从汉代迄今2000多年中,荆江发生大小洪灾200多次,平均约10年一次,给荆州百姓带来无尽苦难。但面对同样的无情洪流,时代不同,“为了谁”三个字有着天壤之别的注解。张欣讲述了这样一段特殊的史事:

1931年夏,长江中下游遭受特大洪涝灾害,荆州洪湖苏区深受水灾之苦。那时的国民党政府非但不救济灾区百姓,反而以救灾修堤为名趁火打劫,置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一心想向灾区发动军事进攻,利用洪水来消灭处于困境中的苏区人民。

1931年的那场洪水,长江决口350多处,江汉平原一片汪洋,6个长江沿线省份的60余万顷农田被淹,数千万人流离失所,14万余人葬身。而在1998年洪水肆虐的危急关头,人民子弟兵却逆着人流冲上抗洪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不倒的万里江堤。历史的悲剧没有重演。

因为那场洪水,人们记住了李向群,记住了高建成,也有许许多多人们并不熟知的英雄。荆州军分区的军事志至今还记录着这样一组数据:90多天的抗洪抢险中,30余万民兵预备役人员,成功排除重大险情240处,有11位民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长江奔腾,永不止息。正是这些年轻的勇士,用生命将荆江大堤观音矶的最高水位定格在45.22米刻度线。同样定格在45.22米高度的,还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以及一代代共产党员和中国军人历久弥新的无悔初心。

汶川抗震——

废墟上崛起美丽小镇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孙绍建

11年前的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给四川省汶川县映秀小镇造成毁灭性打击,昔日繁华的小镇一度成为地球上“陷落的疮疤”。

11年后,就在灾难发生的地方,一座定位为旅游温情小镇、防震减灾示范区和“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地的美丽小镇,在岷江河谷又奇迹般地拔地而起,令世人惊叹。

雨后的映秀,空气清新。远处的山坡上,当年随处可见的塌方和泥石流处已被满目的绿色覆盖。

前些年,特大地震带来的悲怆始终笼罩在映秀人民心中。如今,走在映秀镇街道上,川西民居、藏寨风情、羌式建筑交错相融,民族风情的房屋、现代风格的场馆、宽敞平整的街道顺势铺展开来,精致的房顶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开门迎客的映秀人彼此间熟悉地打着招呼,“去哪儿?忙啥子?待会儿来我家喝茶……”每一张脸上都映着笑容,充满活力。

回望艰难岁月,更能体会到映秀的新生。在漩口中学遗址,倒塌的主楼定格在“5·12”下午的那个瞬间,废墟中的课桌椅、褪色的标语、残破的校舍见证了那段悲歌岁月。

漩口中学遗址讲解员陈秀蓉谈及往事心潮澎湃:数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千里驰援灾区,从空中、地面多路并进,挺进震中;15名空降兵冒着生命危险,在岷江峡谷开创了不具备伞降条件的伞降壮举;四川省军区派出300名官兵第一时间赶赴映秀,群众高呼“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恩人呀,快进来坐一坐!”在映秀镇中滩堡村博爱新村饭店前,老板杨云刚一眼就认出了曾在汶川地震时参与映秀救灾的汶川县人武部政委梁雪东。“5·12”汶川地震中,杨云刚家房屋垮了,所幸一家人都平安无事。2011年春节前夕,由广东东莞对口援建的新房竣工,杨云刚一家和乡亲们搬回了映秀镇。第二年,杨云刚利用一楼门面开起了饭店,取名“博爱新村饭店”。这几年,杨云刚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2月12日,习主席来到杨云刚的饭店,在店主的邀请下,习主席愉快地参与炸酥肉、磨豆花,边体验边同一家人交流。后来,杨云刚在习主席推过的石磨上系上大红绸,石磨成为客人最爱合影的地方。今年春季旅游期间,饭店菜谱进行了更新,“幸福酥肉”和“带劲豆花”成为不少客人的必点菜。“现在,我们每天要炸40多斤酥肉,卖上百碗豆花。”杨云刚高兴地说。

在映秀镇,和杨云刚一家一样从事餐饮、旅游接待的家庭越来越多。目前,全镇有餐馆59家,客栈67家,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经营的人占全镇人口半数以上。

“映秀人变了。”映秀中滩堡村村支书杨云兵对此感受颇深,灾后重建以来,送免费茶、助力公益、参与捐款救援的人越来越多,整个映秀沉浸在感恩报恩的默默温情之中。

震后11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映秀镇新建成的学校、医院抗震等级可达9级,居民住房抗震等级可达8级,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通往成都、汶川及周边的旅游景区,这为当地群众带来无限商机……新学校、新房子、新生活,从震后的一片废墟到今天的美丽新城,走出震后阴霾的映秀,洋溢着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

浴火重生的映秀镇,已一扫昔日的阴霾惨淡,重新崛起于绿水青山之中。这座曾经的震中小镇正在以原地重生与感恩回馈的温情,向世界讲述一个非凡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