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空航天 > 正文

印度的航天实力真的被严重低估了吗

时间:2020-02-13 09:29:19        来源:国防部网站

两个多月前,印度总理莫迪高调宣布:印度成功进行了首次反卫星试验,并称这次试验使得印度成为继美俄等国家之后,第四个具备反卫星能力的国家。随后,多国媒体在报道中认为,印度的航天技术和实力不可小觑。国内也有观点认为,印度航天恐怕是被严重低估的对手。那么,印度航天客观上到底处于何种位置呢?

首先,印度当前的航天活动虽然时有亮点出现,但整体规模与航天大国仍存在量级上的差距。从航天发射规模上看,印度航天在2015年的年度航天发射次数才首次达到5次,而此前十几年间的年发射次数都在3次上下徘徊。2016年和2018年才分别达到了7次。2017年,印度虽然以年初的1箭104星搏足了眼球,但年度发射次数仅5次,并且还失败了1次。

去年,中国航天39次发射是位居世界第一,美国34次居第二,俄罗斯20次居第三。而印度的发射活动基本只是航天大国各自年度任务的零头。而且在空间资产规模上,目前印度的在轨卫星数为60余颗,约为俄罗斯的1/3,中国的1/5,以及不到美国1/14。

其次,印度航天的发展速度与航天大国的增速相比,呈现局部缩小、整体扩大的局面。印度尝试首次发射卫星是在1979年,首次成功发射是在1980年。然而,38年过去了,印度的发射总次数截止到目前为71次,发射成功率84.5%,历史总发射规模仅相当于新晋航天大国15~20年前的状况。

在独立的导航星座建设方面,印度是2013年才发射其自主的“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首颗卫星,2016年在发射了7颗导航卫星之后即宣布部署完成。但2017年开始,IRNSS系统连续发生大面积星钟故障,部分卫星宣布报废,于2018年进行了补发,至今仍未发布该系统投入运行的信息。

在规模增速有限的大背景下,印度近年来采取了几次局部重点突破的标志性行动,成功营造了一定的轰动性效果。

2014年9月,印度曼加里安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火星轨道,成为亚洲首个、全球第4个成功开展火星探测的国家;2017年1月,印度以1箭104星的破纪录发射轰动全球;上个月,印度的反卫星试验再次引发全球航天媒体的关注。但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这几次轰动性成果都很“耐人寻味”。

比如,印度首次火星探测的轨道设计是最为成功的,这一方案选择了以轻量级载荷、使用成熟火箭抢先进入环火星轨道的方式,避开了开发新款大型、重型火箭和着陆火星这些技术上的“硬骨头”。

再比如,2017年,印度打破多星发射纪录的104颗星中,有101颗是国外的纳米卫星,且还是同轨道面内逐次释放,卫星对轨道精度要求相对较低。而上个月的印度反卫星试验技术接近美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的反卫星试验,与各航天大国这10年来的反导技术水平相比的话,并非同一技术阶段。

其实,在这些亮点的背后,挥之不去的是后继乏力的问题。比如,尽管印度2014年就成功将探测器送入了火星轨道,但其原计划于2011年登月的“月船2号”计划却一直推迟,在中国今年年初嫦娥四号月背着陆之后,印度更是宣布再次推迟并且无法确定发射日期。

综合来看,印度一直有成为航天大国的志向。对此,印度试图通过国际合作、标志性事件突破来弥补整体上的增长不足问题,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各国同行也都充分肯定了印度航天的进步。

但与真正的航天大国相比,印度航天在整个自力更生的产业体系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这里包括了相对完整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培养体系。

比如,印度航天的从业人员大概在2万人左右,精英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美欧。而美中俄这样的航天大国从业人员规模基本保持在20~30万人上下,核心航天人才均由本国系统培养。这种根本性的差距使得即使在起点差距并不太大的情况下,印度的航天计划往往开头轰轰烈烈,但经常一拖再拖。因此,印度要成为真正的航天大国还需要一个筑牢根基的过程。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自主创新中。由于急于组建自己的导航星座,印度直接购买了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的同款原子钟,本来是走了捷径,却由于买来的核心器件出现大面积故障,使得整个计划几近停滞。

综上所述,如果用“内行看门道”的角度来观察印度航天的发展,就不会得出“印度航天实力被严重低估”这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