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航空航天 > 正文

美国空军正在擦亮“上帝之眼”

时间:2020-02-13 09:04:04        来源:国防部网站

据悉,美空军航天司令部正在更新升级太空态势感知系统,对其太空物体追踪和编目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

这项工作涉及多个步骤:逐步终止“联合太空作战中心任务系统”;将其中战术作战部分与现有程序“企业战斗管理指挥和控制”合并,而太空编目更新部分则由“敏捷软件开发”取代,最终这两部分功能将逐渐合并为一个名为“太空指挥控制”的程序。

太空态势感知是对所有在轨卫星、太空碎片等太空目标进行捕获、跟踪、测量、定位与识别,随后再进行监测并预报太空环境的变化,分析与描述太空活动特征,评估太空威胁并告警。

随着太空安全形势的不断演进,美国已将太空态势感知能力视为“所有太空活动的基础、太空控制的关键前提和不可或缺的作战力量”。

美国太空态势感知系统是在太空监视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之为“上帝之眼”。1956年,由贝克·纳恩光学卫星追踪照相机开启了美军对空间目标的监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一个以地面雷达为主、配合少量天基设施的空间监视网。

2001年,美国启动了空间态势感知倡议计划,并于2002年成立空间态势感知综合办公室,从国家层面研究空间态势感知的具体需求,建设和评估空间态势感知体系及具体能力。

2009年,美国开始研发新的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处理系统——“联合太空运行中心任务系统”,原计划在2016年7月建成整个系统。

该系统能有效处理空间目标监视装备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减少实现关键步骤的作战处理时间。此外,该系统还能提高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在政府、民事机构、商业机构以及海外机构之间进行共享的自动化水平。

但是,由于预算一再被削减,“联合太空运行中心任务系统”一直遭遇各种开发问题和挫折。

2016年9月,美国空军向美国国会发布了一份项目关键变更报告,正式取消了该项目的几个能力目标,并将交付日期推迟至2019年6月。

然而随着世界各国对太空资源开发的日益重视,太空越来越拥挤。各种反卫星武器以及高超声速武器的应用也日益成熟。美国军方要求对太空敌对目标进行实时探测与监视。显然,“联合太空运行中心任务系统”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美国空军只能“挥泪自裁”。

即将新鲜出炉的“太空指挥控制”程序将战术指挥控制与作战指挥控制融合在一起。该程序不仅承担己有中心的备份功能,而且还能够处理新型太空目标监视装备收集到的海量观测数据。另外,它还将首次整合情报部门和国防部的太空能力,提高情报界对新出现威胁的确定能力,进一步提升基础性情报收集能力。

总之,新系统的建成将极大增强美国太空态势感知指控系统的弹性和协调能力,有助于实现太空态势感知信息系统与战术/战技/战规的无缝集成整合。

尽管如此,空间所包含的范围庞大、目标繁多,目前已知的空间内存在物体数量可达50多万个,而实力最强的美军也仅能对其中的2万多个空间目标进行跟踪和编目。

美国目前已经利用各国对太空安全问题的重视,积极推行太空态势感知外交,通过集成多国空间监视资源提升自身太空态势感知能力,实现“双赢”。

2019年4月26日,美国与罗马尼亚航天局签署第100个太空态势感知协议。此前,美国已与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等19个国家签署了该协议,罗马尼亚是第20个国家。此外,美国还与两个政府间组织——欧空局和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以及78家商业公司签订了太空态势感知数据共享协议。

这些共享计划确保了美国从合作伙伴处获得了大量信息,使得美国空间态势感知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可以了解轨道上95%的卫星。

另外,美国太空态势感知领域的迅猛发展,使得美国可以更加详尽和及时地获取其他国家的空间活动数据情报。

随着太空态势感知系统装备探测精度的提高,致使军方可以快速识别和理解空间系统面临的各种威胁,进一步增强美国在轨航天器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巩固美国的空间进攻能力,使得美国有能力为其未来的反卫星武器提供待攻击目标精确的轨道、位置、速度等参数,为反卫星武器的进攻作战行动、作战效果评估直接提供信息保障。

未来,美国还会积极研发部署空基空间监视系统,加强对高轨道目标的监视能力,将具备对目标的机动性监视能力,最大限度监视空间目标细节,尤其是深空微小目标,实现从宏观到微观对空间战场态势全面进行监视。

因此,美国太空态势感知技术的发展动向值得各国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