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边局势 > 正文

巴铁与印度刀剑相向:巴军妙计让国人拍手称快

时间:2017-07-13 01:43:28        来源:

 

“克什米尔”的原意,只是喜马拉雅山西端的峡谷地带。近现代时期内,也泛指包括克什米尔谷地、查谟、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和拉达克等在内的、约17.3万平方公里土地。这里自古是东西方贸易及交通要道,也是多种民族和文化汇集之所,更是历代王朝更迭之际的必争之地。

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两国之间,已经历了3次大的战争,小的战役更是不计其数。向克什米尔己方实控线的另一头炮击,更好似抱拳行礼般具有仪式感。

毕竟,在大部海拔超过4000米的克什米尔地区,敌对双方多数时候靠扔石头或骂脏字泄愤,得到的,也多数是空谷回音。


巴铁与印度刀剑相向:巴军妙计让国人拍手称快

冲突中,一名跨枪的士兵正在用刀片刺绳设置隔离网

从这个意义上讲,“向敌方开炮”成了印巴双方在争议克什米尔地区宣誓存在的最惯常手段,而克什米尔也在“人间仙境”、“世外桃园”等美丽外衣下,散发着挥之不去的硝烟味道。

1947年,最后一任英印总督蒙巴顿提出,将印度一分为三:印度教徒的印度,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再有就是各自为政的王公土邦。而当时英印全境约500个王公土邦中,克什米尔是最大的,却也是最“拧巴”的,其总人口中的近80%是穆斯林,但土邦王公却是印度教徒。


巴铁与印度刀剑相向:巴军妙计让国人拍手称快

印巴交火

犹豫不决之际,第一次印巴战争已经开打,为的就是克什米尔的所有权。结果,原本有独立希望的克什米尔,被新生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分为二,停火线成了克什米尔的分裂线。停火后,克什米尔北部和西部的约1/3土地和1/4人口归巴基斯坦;包括原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在内的其余土地和人口,则被印度占领。

此后,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克什米尔均成为争夺焦点和制胜关键。以致于上世纪90年代末,克什米尔实控线印方一侧的卡吉尔地区还爆发了“准第四次印巴战争”的激烈武装冲突——那一次冲突,让世人再次关注到,在海拔超过5000米、平均气温低于零下30度的锡亚琴冰川战场,印巴两国的交锋仍如此火热。